山东:加快构建政策体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8-06-19 08:33:00 来源: 齐鲁网 作者: 刘金旺

  齐鲁网济南6月18日讯省农业厅消息,截至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3174.8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34.4%,全省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600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数量19.4万家,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5.5万家,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21万多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贷保险、设施用地、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不少困难。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市场运行规则和产业升级规律,与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求相适应,框架完整、配套协调、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有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规模、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显著增强。

  【《实施意见》分4个层次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导向】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定位

  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林)场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鼓励农民依法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挥其在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环节的优势。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明显作用。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发展规模和质量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实行标准化生产或服务,实现连片种植、规模养殖。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

  培育发展一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建立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等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引导生产性经营主体和服务性经营主体协调发展

  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建立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支持水利、供销、邮政、粮食、农机、烟草等部门、单位向农村延伸服务。大力培育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施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政策措施】

  优化财政支持政策

  在财政支农资金安排分配上,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支持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打造服务平台,更好为产业和周边农户提供优质服务;通过项目扶持方式,引导各类主体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业“新六产”。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供、加、销各个环节的税收优惠,提升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质量和效果。

  多种方式解决用地问题

  制定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的具体落实措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盘活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新产业,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建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农业设施;市、县(市、区)根据当地土地利用规划,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所需建设用地。

  改善生产经营基础条件

  优先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加快农村物流发展,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和人才队伍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发展“普惠金融”,更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装备购入和技术改造升级的融资需求;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产业资本依法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公司的作用,逐步建立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机制。

  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担作用

  探索建立政府相关部门与农业保险机构数据共享机制;开展大灾保险试点,提高保险的覆盖面和理赔标准;扩大保险资金支农融资试点,建立和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保持农业保险经营的基本稳定。

  鼓励拓展营销市场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销售渠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全省农产品预警信息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服务。

  建立人才支撑长效机制

  着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指导;鼓励基层农技人员进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吸引科研人员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任职兼职,鼓励返乡下乡人员创办领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意见》明确了4项保障措施】

  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扶持政策落实的督促指导,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做好服务指导

  及时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针对性宣传和服务。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代理和财务审计制度,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行。

  搞好政策创设

  各级、各部门要创设符合本地实际的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产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先予以培植和扶持。

  加强监督保障

  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将落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强化法制建设,依法维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权益。

  闪电新闻记者 刘金旺 济南报道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推荐阅读
  • 端午假日,山东这些旅游目的地更招人喜欢

    QQ截图20180619080559.png

    龙口南山景区推出了“端午节亲子研学、穿越历史体验一日游”,举办钻木取火、活字印刷术、祭孔仪式、唐三彩、古代四大发明、马术等体验活动。青州古城举办“寻找神奇少年”展示活动、“萨克斯”演奏和民俗体验等活动;荣成举办了首届“美丽乡村”文化艺术节,各地乡...[详细]

    06-19 07-06新锐大众
  • 青岛市委、市政府《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

    搜狗截图18年06月19日0821_1.jpg

    举世瞩目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已经圆满落幕。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是全球瞩目的盛会。做好峰会服务保障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山东和青岛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详细]

    06-19 08-06青岛新闻网
  • 山东公车改革配套新政:异地任职干部探亲不得公车接送

    10035208_980x1200_0.jpg

    为解决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近日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公务交通补贴发放、调研接待用车和班车管理使用等作了明确规定。政策规定,异地任职干部往返任职地与家庭主要居住地的城市间交通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详细]

    06-19 07-06大众日报
  • 山东发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民办教育实行全链条审批

    1495588204129.jpg

    各级政府要将民办学校建设用地纳入供地计划,在民办学校新建、扩建的征地过程中,统筹安排占补平衡指标和年度用地指标。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科研立项、培养培训、国内外进修、奖励表彰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详细]

    06-19 07-06大众日报
  • 了却父亲遗愿济南汉子骑行48天到拉萨 远方并非全是诗意,但他说想把不服输的家风传承给孩子

    春节期间的一次骑行让42岁的董迅坚定了骑行去拉萨的想法。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董迅骑行途中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会给孩子寄明信片。从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去泰山,到自己骑行去拉萨,董迅总结出一种“骑行家风”。[详细]

    06-19 08-06舜网-济南时报
  • 端午假期济南12家景区接待63.33万人次,同比增长30.87%

    其中,夜探动物城、消夏灯光节、露营节等“夜主题”旅游活动纷纷粉墨登场,尤为亮眼。记者粗略统计发现,2016年、2017年,济南暑期旅游“夜主题”活动已超三成,包括野外露营、亲子狂欢、灯光水舞秀以及文艺演出活动等。[详细]

    06-19 08-06舜网-济南时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