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这是一个二维码的时代。
商店购物付款,扫扫二维码;加好友,扫扫二维码;参加活动注册会员,扫扫二维码……
二维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风险。套取资金、诈骗、窃取信息……
小编整理了5类容易让人上当的二维码,一起来看~~
静态条码容易被“调包”
我们常见的路边摊、菜市场、杂货店等贴在墙上的二维码就属于静态条码。
目前,部分特约商户(小微商户)用静态条码作为收款码,但静态条码容易被调换,如果扫描不法分子调换过的条码支付,资金将付给不法分子,导致商户无法收到钱款。
利用收款码伪造交通罚单等
这是一种被媒体曝光过的诈骗手段。有不法分子在车上张贴违停罚单,并附有二维码“扫码可缴费”,扫描二维码后显示“违章处理,转账200元,点击确认”,这是一种假罚单。
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图省事的心理和有时存在粗心大意的情况,基于日常生活消费、公共事业缴费(水、电、燃气费)、交通违章罚单缴费等应用场景,编造虚假的缴费信息通知或提示,同时放置或印制伪造的条码,误导客户扫描伪码,实施欺诈。
嵌入木马,扫码被盗刷或窃取信息
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程序嵌入到其生成的二维码当中,一旦误扫了此类条码,手机就可能中毒或被他人控制,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等风险问题发生。近期“清理僵尸粉”骗局属于这种类型。
虚假网店发收款条码实施欺诈
在网购过程中,存在不法商户在消费者支付环节骗取其使用购物平台监控外的扫码方式进行付款,一旦消费者扫描不法商户发来的收款码进行支付,钱款将直接进入不法商户账户中,原本“收到货物才确认付款”的交易担保机制就无法发挥作用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利用小礼品等奖励诱导扫码注册
不法分子采用赠送小礼品的方式,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并在注册页面填写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随后将个人身份信息转卖获利。信息,随后将个人身份信息转卖获利。
(新华网)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日前,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2018年公费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我省原来的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统一更名为公费生。今年公费医学生培养任务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等5所高校承担,比去年增加了泰山医学院1所高校。[详细]
近日,聊城大学、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四所高校发布招聘简章,共招聘273人,涉及教师、辅导员、教辅、管理等岗位。应聘岗位+学历层次+专业+姓名”命名(如:教师A+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张某),发送至邮箱:zhaopin@sdyu.edu.cn [详细]
辛安,作为一名为当地市民熟知的“网红志愿者”,曾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累计20余万字。6月初,68岁的辛安又带领他的济南市市中区市民巡访团,检查了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情况。[详细]
10日下午是考生看考场的时间,记者采访了解到,多个考点均拒绝家长进入学校,考生只能持准考证独自入内。根据考试时间安排,考生在每科考前30分钟进入考场,开考30分钟(英语考试为开考后)迟到考生不准入场,开考30分钟后考生可交卷离场。[详细]
11日下午,济南交警通过其官方微信公示其最新一期新增电子监控点位。济南交警相关负责人,这些电子监控一经公示很快就会投入使用,抓拍各项交通违法,请行经驾驶人注意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文明出行。[详细]
“济南妹子都认识的名人,不知道他别说你混过山师路。” 记者注意到,很多女生在买完化妆品后,朱立军会赠送各种小东西,如指甲油、眼线笔、面膜贴等,往往花 几十块钱能买一大包化妆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