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探访西海岸“画家村” 文化产业富了村民

2018-06-12 06:31:00 来源: 青岛新闻网 作者: 陈志伟

  青岛达尼画家村

  青岛新闻网6月11日讯(记者 陈志伟 见习记者 李子锐)西海岸新区有这样一座小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汇聚了700多名画师,被誉为“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它就是大泥沟头村。依托文化产业,去年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3600元。6月1日,记者来到大泥沟头村,探访“画家村”的发展历程。

  依托油画产业,变身“达尼画家村”

  走进大泥沟头村,整洁的街道、现代化的办公楼、洋气的别墅小楼,很难将眼前的景象同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划上等号。

  大泥沟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武庆介绍,现在的大泥沟头村有了一个更洋气的名字,叫“达尼画家村”。村里的油画产业依托于绿泽画院,形成了集油画创作、教学、展示、交易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村里已流转土地2000亩,占土地总量的95%,主要用于发展文化产业、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其中文化产业产值过亿元。

  绿泽画院成立于1997年4月,由著名书画家解中才创办,先后在青岛大麦岛、胶州等地经营。2003年7月落户于大泥沟头村,建有绿泽美术馆、绿泽美术职业学校,拥有签约画师700多人。

  绿泽美术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在临摹作品。

  据青岛绿泽画院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匡禹俊介绍,目前,绿泽画院主要从事油画、水彩画、丙烯画临摹和创作。画院主要采取订单生产方式,在法国和美国均设有销售机构。作品出口西欧、北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2003年,徐淑粉跟随绿泽画院落户在了大泥沟头村。现在,她在村里已经有了一家自己的画廊,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200万元。回忆起当时刚来的时候,她说:“我们画人像素描的时候,需要有模特,村民们就免费来帮我们,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动。所以,和村民们的关系特别好。”

  现在,像徐淑粉这样在村里开画廊的有15个人左右,其中包括本村的村民和外来落户到大泥沟头村的。有些干得好的,还开到了村外。

  依托文化产业,村民们从传统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文化产业工人,通过提供餐饮服务、房屋出租等方式,人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2017年,村集体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600元,高出全镇平均水平近20%。

  文化产业兴旺了,村民物质精神双丰收

  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画家们选择在这里扎根。十几年来,艺术创作的氛围,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村民。

  画家鹿成君在谈及大泥沟头村的变化时,他说,“村里的老百姓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画家们接触了十多年,看画家们怎样生活、怎样作画,村民家里从开始的不接受、不理解油画,到现在几乎人人家里都挂上了油画。”

  现在,绿泽画院还为村民免费提供学画的机会,不少大泥沟头村的村民也开始学习绘画。

  王武庆说:“现在村里的文化气息特别浓郁,我们刚刚组织过广场舞、太极拳等文化惠民活动。”

  依托原生态景色,“油画小镇”带动生态旅游

  如果说油画的美丽是由画家谱写的,那大泥沟头村的景色依靠的则是大自然的造化和村民们的保护。王武庆说,“村里1200亩山林,我们保护得很好。很早之前,村里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污染的企业一律不准进。”也正是因为大泥沟头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画家村的文化氛围,才吸引了不少旅游资源的入驻。

  画·河畔民宿。

  “当时在大泥沟头村选址,一是因为这里的原生状态保持得好,二是有‘油画小镇’的名头。”画·河畔民宿的崔经理说,民宿建成后,每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00多万元。

  除了画·河畔民宿外,集观光旅游、文化创意、园林景观展示于一体的泽丰文化生态观光园等项目也在此落户。

  背山望海,绿水环绕,优美的自然生态、淳朴的乡风民风,大泥沟头村依托文化产业,实现了物质精神的双丰收。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山东公费师范生试点高校增至17所 比去年增加8所

    Art38591.jpg

    日前,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2018年公费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我省原来的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统一更名为公费生。今年公费医学生培养任务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等5所高校承担,比去年增加了泰山医学院1所高校。[详细]

    06-11 10-06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找工作的看过来!山东这4所高校正在招人

    58d4f9b9236ea.jpg

    近日,聊城大学、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四所高校发布招聘简章,共招聘273人,涉及教师、辅导员、教辅、管理等岗位。应聘岗位+学历层次+专业+姓名”命名(如:教师A+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张某),发送至邮箱:zhaopin@sdyu.edu.cn [详细]

    06-11 08-06新锐大众
  • 人民日报点赞济南创城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没有终点

    QQ截图20180611083004.png

    辛安,作为一名为当地市民熟知的“网红志愿者”,曾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累计20余万字。6月初,68岁的辛安又带领他的济南市市中区市民巡访团,检查了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情况。[详细]

    06-11 08-06人民日报
  • 满分变500分!济南今天58810名学子将迎“新中考”

    QQ截图20180611083721.png

    10日下午是考生看考场的时间,记者采访了解到,多个考点均拒绝家长进入学校,考生只能持准考证独自入内。根据考试时间安排,考生在每科考前30分钟进入考场,开考30分钟(英语考试为开考后)迟到考生不准入场,开考30分钟后考生可交卷离场。[详细]

    06-11 14-06齐鲁壹点
  • 大众网特派记者飞抵莫斯科开启世界杯报道之旅

    [详细]

    06-11 21-06大众网
  • 共享单车“车载广告”火了,未来或“骑行免费”?

    日前,ofo小黄车、摩拜等共享单车都恢复了20元月卡,并开启正常收费。在经历了烧钱铺市场、拼补贴后,共享单车都在探索商业化盈利模式。目前,车身广告成为新“蛋糕”。以小黄车为例,通过植入广告,一辆车去成本能赚约2000元。未来,或将靠广告、金融、本地生活等...[详细]

    06-11 18-06大众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