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涧溪村把党建作为富民强村关键之举:班子有威信村民日子美

2018-06-10 07:41: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晁明春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本报通讯员 刘振强 袁致甲 孟凡庚

  6月1日一大早,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党总支书记高淑贞,一边起草了一条“孩子们快乐全家快乐”的祝福短信编发在党总支微信群,一边悄悄地在手机上做了条备注:担任三涧溪村支书14周年纪念日。

  三涧溪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耕地5000余亩,1160户人家,141名党员。“14年来,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建立‘众’字型矛盾排查调处网络、‘家’字型平安建设管理体系,引进引办72家企业。班子硬了、强了,村子富了、美了。”高淑贞坚定而自信。

  自信的背后是满满的收获: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三涧溪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山东省级文明村”,连续6年获得章丘区“A级平安村居”荣誉称号。高淑贞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两次荣获“平安济南”建设三等功。

  高淑贞至今仍记得,2004年6月1日傍晚,她被上级党组织任命为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三涧溪村又穷又乱,六年换了六个村支书,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还背着60多万元的外债。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闹事的、孩子辍学的、邻里争吵的几乎天天发生。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高淑贞和村“两委”一班人强化责任担当,实施“五个一”工程:“一面旗帜”带动群众、“一线通”连接群众、“一张卡”便利群众、“一支队伍”服务群众、“一个职介所”致富群众,在联系服务群众中使党支部的组织力大幅提升。

  三涧溪村的党员活动室有一块展板,全村每个党员的名字、要发挥的作用都标注在展板上,向村民公开。同时,他们创造性地实行“捆绑式、积分制”考评办法,把每个党员家属的表现也列入党员个人积分,每半年组织街坊四邻对“党员家庭”进行民主评议,让党员家属参加党员点评活动,起到了“一人带全家、全家带四邻”的效果。

  党建工作理顺了,班子威信树起来了,工作重心更多地转移到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村班子首先选择了修路和铺设自来水管道。没有资金,村“两委”成员带头,高淑贞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还用自己的信用担保借钱。为保证工程质量,村干部天天顶着烈日在现场……一条条民心路修好了,一座座连心桥架好了,一股股甘甜的自来水在党员干部和百姓群众之间清澈地流淌。

  2009年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王元虎,至今忘不了村党组织对他的鼓励和扶持。当时的王元虎在北京做兽药营销工作,老家三涧溪村的变化让他很受鼓舞,果断地回村创办了生态养殖产业基地。“我创业的第一笔50万元启动资金,就是高书记和村两委一班人帮我筹集的。”王元虎感慨地说。

  “发展的路子怎么走?就是要结合城郊村这个实际,围绕着城市发展做文章。”高淑贞和村“两委”班子反复调研,抓住章丘区征用村里土地发展经济园区的有利契机,借势借力,吸引72家绿色企业进驻。全村80%的青壮年劳力就业有了岗位,一年就为村里群众创收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村班子把村里的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物业公司,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目前,三涧溪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万多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60余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过去,三涧溪村就是小锻打、小煤矿、小石灰窑、小焦宝石矿等“四小”产业的天下,村子一年到头都是雾霾天气。村“两委”一班人形成了共识,凭着一股信念和执着,终于彻底把“四小”企业完全拆除。腾出来的土地,靠近园区的就围绕企业做文章,不适合的就搞苗圃、做绿化,现在村里绿树成荫,老百姓都说好。

  环境美,乡风更要美。在三涧溪村,村里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养老补贴,80多位老人在养老公寓里其乐融融地生活……“现在我们村实现了‘六个不见’,即不见薄养厚葬、不见披麻戴孝、不见大操大办、不见奢侈浪费、不见互相攀比、不见赌毒黑恶。”三涧溪村村民自豪地给自己“点赞”。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山东: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搜狗截图18年06月09日1021_3.jpg

    近日,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名单出炉,淄博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名列其中。据悉,山东近期还计划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内文化企业发展情况监测系统,完善数据采集、分析和推广应用机制,以及时掌握和报送企业发展情况。[详细]

    06-09 10-06中国文化报
  • 齐鲁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搜狗截图18年06月09日1039_5.jpg

    为给基层民众搭建展演展示平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济宁市于2012年启动了“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共文化科科长白红波说,基层文化设施尤其是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广覆盖,对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详细]

    06-09 10-06中国文化报
  • 全球首架孔子文化主题飞机首航济南—广州

    搜狗截图18年06月09日1040_6.jpg

    6月6日下午16:05,全球首架孔子文化主题飞机执行首个山航航班SC1171,由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广州,为机上旅客开启了一段中华传统文化之旅。随后,乘务长陆续抽取了六位幸运旅客,分别赠送了一张国美酒提货券,并邀请旅客来到前舱诵读《论语》中的经典章节。[详细]

    06-09 10-06新锐大众
  • 青岛港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频繁 海运年出口50万标准箱

    搜狗截图18年06月09日1018_1.jpg

    目前,青岛港青港物流公司海铁联运中心共开通25条火车大列线路,包括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开通的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等4条过境大列。在青岛-中亚过境班列的班次计划上,2018年青岛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条线路达到1天两列,二连浩特、满洲里一周三列。[详细]

    06-09 10-06青岛新闻网
  • “一次办好”,就要打破权力利益格局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以人民为中心,推出了一揽子改革措施,大量减少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一系列便利化政策的落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详细]

    06-10 07-06大众日报
  • “一次办好”,就是作风,就是状态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山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改革正确方向,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将“一次办好”改革作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精准发力、迅速推进,走出了一条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有效...[详细]

    06-10 07-06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