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小伟 报道
半岛都市报6月7日讯 作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是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过去40年青岛始终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6月9~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将隆重召开,青岛市抢抓难得历史机遇,谋求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6月7日,记者从市商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沿海开放新高地,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现代产业招商、现代消费经济三大体系,全力打造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名城。
《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全面开放的新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努力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重要指示和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落实“一三三五”工作思路,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汇聚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推进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沿海开放新高地。
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现代产业招商、现代消费经济三大体系,全力打造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名城。国际贸易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年均增长5%左右;引进内外资规模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00亿美元,引进国内投资12000亿元,累计新签约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100家以上;累计实现全市对外投资协议额500亿美元。
围绕以上目标,《意见》明确了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任务,确定了14项开放重点。明确了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主要包括5条主要内容: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强化国际化人才支撑,强化现代金融服务支撑,优化完善对外开放政策支持体系,努力形成全面开放整体合力。
另外,本市将抓住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青岛举办的机遇,积极筹备系列经贸合作促进活动,包括在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创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积极筹备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进口商品展等。
解读1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14项任务 全方位建设海洋强国强省国际贸易大通道
1、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立足本市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定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建设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目前已编制完成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申建“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创新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跨境发展合作模式,全方位建设海洋强国强省国际贸易大通道。实施境外合作区创新工程,争创“丝路明珠”。搭建“一带一路”空中走廊,推进青岛港与沿线国家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实施“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行动计划,到2022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3000亿元左右,对外投资规模实现翻番增长,累计突破200亿美元。
2、深入推进现代产业精准招商。
滚动实施现代产业精准招商行动计划,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面向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招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完善社会化、商业化、市场化招商引资奖励机制,推进政策优惠型、政府招商型传统模式向资本运作型、环境优化型现代产业招商模式转变。
3、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推进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开放举措率先落地,引进国际创新资源在青落地转化,推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拓宽国际技术合作新渠道,推动企业拓展全球化研发创新网络,举办国际技术转移大会、鳌山欧亚科技论坛,研究推出“e购青岛”APP平台。
4、提升现代国际贸易体系运行水平。
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双向投资贸易协调联动,探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示范区,争取贸易增加值核算试点,加快外贸发展动能转换。
5、推动货物进出口贸易提升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深化开展“通商青岛、品牌之都”全球营销活动,实施“千企百展”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培育30个外贸品牌小镇,实施资本品与消费品并重的进口发展战略,申报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6、实现服务进出口贸易跨越发展。
深化提升省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水平,全面提升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服务外包品牌城市。
7、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提升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水平,组建公共海外仓运营中心,建设行业内垂直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争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8、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
增强现代消费经济增长驱动力,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积极申建数字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山东半岛高端时尚消费中心,打造东亚地区具有区域辐射力的国际消费城市。
9、全面拓展开放合作新布局。
积极对接上海合作组织、“中东欧16+1”、“东盟10+3”、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等国家层面多边合作机制平台,深化中英、中美地方经贸合作,拓展与新加坡城市发展全域合作,争取成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城市,扩大与国际城市结好覆盖面,完善青岛境外工商中心全球设点布局,打造“深化日韩亚太、提升东盟南亚、拓展欧亚大陆、突破西亚非洲”全球经贸合作战略格局。
10、深入实施国际城市战略。
以建设国际海洋名城为目标,全面推进五个国际化,落实《青岛市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和愿景报告,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知名度和影响力。
11、推进经济园区体制创新转型升级。
推进各类开放载体平台发展,加快国际经济合作园区建设,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创新发展新龙头。
12、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实施跨国公司培育成长计划,促进一批本土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形象良好、海外布局业内领先、跨国经营指数较高的跨国公司。
13、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深入开展“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探索对跨境贸易建立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
14、积极争取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政策。
深入推进金融、电信、互联网、交通运输、旅游、养老、医疗等领域有序开放。
解读2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5条举措 建成全国投资成本最低、经营环境最优的发展高地
1、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努力把青岛建成全国投资成本最低、经营环境最优、服务效能最高、创业创新活力充分涌流的发展高地。
2、强化国际化人才支撑。
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大本地国际化人才培育力度。
3、强化现代金融服务支撑。
出台金融业扩大开放实施方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外经贸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境外投融资。
4、优化完善对外开放政策支持体系。
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区市制定出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使全市各行各业共享开放带来的政策红利,不断增强群众、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
5、努力形成全面开放整体合力。
思想再解放,开放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做好城市综合营销工作,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航拍的青岛港前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华社发
解读3
积极筹备系列经贸合作促进活动 创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一是在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创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利用上合组织多边会议平台积极推介“一带一路”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争取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在青举办相关论坛;争取上合组织经济智库联盟活动基地设在青岛。
今年4月份,商务部复函“支持在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外经贸大学编制完成《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按照“跨境发展、物流先导、双园互动、贸易引领、产能合作”运作模式,构建“西联中亚欧洲、东接日韩亚太、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贸易大通道,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贸易枢纽。目前已吸引18个总投资238亿元的新项目签约,33个总投资418亿元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在境外按照“双园互动”模式已在13个国家投资建设了23个项目,总投资13亿美元。
二是积极筹备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进口商品展,打造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之间优质产品的展示和交易平台,扩大从相关国家进口特色商品。本市还将邀请这些参展企业参加今年11月份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三是积极利用2018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机遇,以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为平台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研究制定《积极抓住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重要机遇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行动方案》,重点突破与中亚、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贸易合作。
■相关新闻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 进口商品展将在青岛举办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报道
半岛都市报6月7日讯 为充分发挥上合组织峰会给青岛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6月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6月15日~18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将联合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进口商品展”。该展会将由青岛市商务局和崂山区政府具体承办。
目前,包括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伊朗、蒙古、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斯里兰卡以及乌克兰、加纳等17个国家确认参展,展品主要为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特色产品,以及食品、礼品、工艺品、旅游产品、创意产品、家居日用品、消费品、农产品等,此次展览将在青岛崂山区的金狮广场举行,展览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市民不出国门就能买到上合相关国家特色商品。
同时,为了让本市企业和民众更深入地了解上合组织国家文化和产品特色,本次展会将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展示的新形式,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商品展。为扩大展会效果,期间还将同步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文化旅游推介会,特色产品品鉴会、企业产品推介等活动,并邀请青岛主要商场超市、国际贸易公司、跨境电商企业等参加采购洽谈会。
目前青岛已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日韩商品进入中亚内陆市场的国际海铁联运贸易物流综合枢纽。近年来,青岛口岸依托多式联运功能优势,以“跨境发展、物流先导、多式联运、贸易引领、产能合作”为运作模式,先后开通了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蒙班列、东盟专线等国际班列,累计到发国际班列4600列、61万标箱,基本形成了“西联中亚欧洲、南通南亚东盟、东接日韩亚太”的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成为中亚及上合组织国家面向日韩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据统计,2017年,青岛市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390.2亿元、增长12.5%、占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4%,占山东省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6%,其中服务进出口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占全市的1.2%。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2018年4月4日,戊戌年春季祭孔大典在山东曲阜尼山孔庙举行。山东是中国儒学研究的核心区域,拥有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孟子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等一批儒学研究交流基地。[详细]
山东省教育厅6月6日发出关于开展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支持高校围绕民族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山东省中华优秀传...[详细]
骄阳似火的六月,在资源富饶、港口众多、区位优势明显的齐鲁大地上,一场以新视角谋开放促发展的行动正在热火朝天进行着。山东提出,为提升引资引智水平,在招商对象上,注重世界500强和行业隐形冠军,在招商方式上,注重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在招商领域上,做...[详细]
近日,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自7月1日起,我省将实施违规渔船“黑名单”制度,将渔船生产经营行为与政策、资金、项目挂钩,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增强渔船所有人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推动渔船严管严控。[详细]
依靠种植业的产业升级,东渡口驿村让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了乡村产业体系。以古渡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圣鑫源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东渡口驿村的第一产业获得长远发展。[详细]
7日上午,记者从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还有100天,第九届中国(临沂)国际商贸物流博览会(以下简称“商博会”)就要开幕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