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农科院:将解决小麦如何吃好、吃的放心等问题

2018-06-04 08:57:46 来源: 水母网 作者:

  市农科院从产量育种转向质量育种,从独立育种转向科企合作

  着眼未来种业再出发

  现场观摩市农科院小麦新品种试验田。

  水母网6月4日讯(YMG记者 姜乾 通讯员 张焕春 摄影报道)昨日,烟台市农科院小麦育种60周年座谈会暨小麦新品种观摩会召开,会上现场观摩市农科院小麦新品种试验田,回顾60年育种历程与成绩,邀请来自国家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种子管理总站等岗位专家,共商新时代小麦种业发展新方向,探讨多方合作共赢新思路。市农科院明确今后小麦育种方向将解决如何吃好、吃的放心、生态种植问题,推动科企合作生产专用面粉或食品。

  五个品种推广均超亿亩

  烟台市农科院于1958年建院,下设小麦、苹果、大樱桃等15个研究所,研究领域涵盖粮油作物、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等产业链条上的育种、栽培、植保等学科24个。其中,小麦是该院的传统、优势、重点学科。

  “建院以来,我们先后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新品种24个,其中烟农15、鲁麦14、鲁麦21、烟农19、烟农21五个品种推广面积均超亿亩。”在主持会议时,市农科院院长朱波介绍,2014年-2017年,烟农999、烟农1212连续4年单产稳居800公斤以上,两度刷新全国小麦高产纪录。

  小麦育种是一个漫长和细微的过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孜孜不倦,也需要凝聚一个团队的智慧力量。“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烟台市农科院都有新的品种诞生、都有好的带头人涌现,这充分证明传承在这里从未断过。”国家小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肖世和研究员高度评价。

  60年一脉相承、接续接力,市农科院的“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已成为“烟台市十大优秀创新团队”,承建国家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小麦院院长繁育基地,2016年获批国家主要农作物育种区域性试验站,2017年联合陈剑平、于振文、赵振东3位研究方向不同的院士建设小麦新品种研究综合院士工作站,成为全国首创。

  “目前我们共主持承担国家、省、市课题项目8项。”市农科院副院长、小麦育种团队带头人姜鸿明博士说,当前,该团队正在与山东农业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开展抗赤霉病育种、土传花叶病抗性鉴定研究;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烟台大学合作,开展航天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走上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科研道路。

  科企合作生产专用面粉

  进入新时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今后小麦科研工作该如何布局,育种之路该走向何处?

  “历经几代人努力,小麦育种事业已如11点钟的太阳,即将达到顶峰,上升空间仍有但也非常有限。”中国种子协会小麦分会会长江玉明在发言伊始,便形象地打了一个比喻,他说,不管是小麦亩产量还是小麦商品价格,近些年都相对稳定,很难有大的起伏,要满足供给端需求,就要推动小麦育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适应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市场发展步伐。

  “从小麦种植推广上看,有一个现象要特别引起注意。”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在会上介绍,当前小麦“南病北移”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中赤霉病在全省全面发生,但是却没有一个很好的高抗品种,来解决问题,希望育种专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调整科研课题方向,研发适宜当地栽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抗病品种,“另外,随着小麦、玉米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以及抗旱节水型农业发展要求,要多研发抗旱、抗倒伏的小麦品种,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机械化生产。”

  山东是全国的种业强省,在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领域有比较优势,但也面临着企业竞争无序、品种推广较难等问题。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蒋庆功表示,这些年经过国家级、省级审定,可以推广使用的新品种很多,一方面形成种业“百花齐放”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导致农民在选择种子时犯难,建议今后不要单方面追求审定数量,要注重品种适用性,将好的品种更快推广出去,为市场接纳和利用。

  “从1984年至今,比较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单产,小麦增产最多、增幅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已达95%。”国家小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肖世和研究员表示,小麦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品质有待提高、病害加重,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建议未来育种方向要改变落后的育种手段,进一步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研发包括烘干、秸秆处理等小型、特色机具以及信息技术、先进传感技术、精准作业、机器人等全面农机具。

  “今后,我们的小麦育种工作和设想是,从产量育种向质量育种转变,从独立育种向科企合作育种转变,从单纯品种推广向推广与食品加工相结合的转变。”姜鸿明表示,以往的育种解决的是吃饱、适种问题,科企合作主要是将高代品系放到企业进行异地鉴定,今后市农科院的小麦育种,力求在高产、稳产的前提下,解决如何吃好、吃的放心、生态种植问题,将于企业进行异地选育、成果共享,与面粉及食品加工企业合作生产专用面粉或食品,推动小麦品种实现抗逆、优质、绿色、节本、高效。

  相关链接

  市农科院主要育成品种历程和成绩

  1963年育成蚰包麦,这是全国首个亩产超千斤的冬小麦品种,开创了我国冬小麦高产育种的先河。1978年,蚰包麦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市农科院成为受表彰的4个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之一。

  1982年育成烟农15,被农民形容为“傻八百和千斤不倒”,至今在全国已种植近40年之久,是生产上利用时间最长的优质高产小麦。

  1990年育成鲁麦14,先后通过山东、山西和国家审定,是当时黄淮麦区种植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广的小麦品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育成鲁麦21,创我国旱肥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目前仍是山东省旱地区试对照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育成烟农19,先后通过我国两大冬麦区的6省(市)审(认)定,是当时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质小麦品种,连续8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小麦主导品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育成烟农21,先后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审定,创我国冬小麦雨养旱地单产最高纪录,到目前为止,已连续6年被山东省确定为小麦主导品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山东首次举办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会 有2.8万个岗位

    搜狗截图18年06月04日0825_3.jpg

    6月2日,第五届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潍坊站)活动在潍坊滨海区举办,全国800余家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2万人。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共组织全国800余家企业参加,包括上汽通用汽车、京东方、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知名企业,共提...[详细]

    06-04 08-06新锐大众
  • 喜迎上合 精彩山东|用奋斗实干答好新时代考卷

    搜狗截图18年06月04日0827_4.jpg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新时代山东工作的总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详细]

    06-04 08-06大众日报
  • 山东百岁老人为啥菏泽最多?解码长寿秘诀

    搜狗截图18年06月04日0808_1.jpg

    日前,省老龄办公布了《山东省老年人口信息及老龄事业发展报告》,其中百岁老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大家关注。从百岁老人的空间分布看,鲁东低山丘陵区、鲁西南平原以及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较多,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带相对较少。[详细]

    06-04 08-06齐鲁壹点
  • 济南本周或迎今年首个高温预警!高压暖脊是始作俑者

    搜狗截图18年06月04日0812_2.jpg

    而本周,这样的高温天气并没有缓解的迹象,炎热将在5日之后升级,济南或将以今夏第一个高温预警,拉开今年火热的高考季。根据济南市气象局发布的4-7天预报显示,7日,济南市天气晴转多云,气温24℃~34℃,南风3级以下;8日天气多云转雷阵雨,气温22℃~33℃,北风3级以下。[详细]

    06-04 08-06齐鲁壹点
  • 山东省发布大学章程执行落实评估报告

    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5月25日,山东省举行高等院校章程执行与落实情况评估报告发布会,发布了由第三方机构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省高校大学章程执行与落实情况开展的评估报告。[详细]

    06-04 09-06中国山东网
  • 山东对于认定的全国“独角兽”企业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中获悉,下一步,山东将积极推进“瞪羚—独角兽”资源链接,从瞪羚企业中挖掘和发现爆发式成长的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的独角兽群体,提供针对性辅导和精准服务。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完善单项冠军奖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详细]

    06-04 08-06中国山东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