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图/文 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皇甫晓文
黄河故道,椹果飘香。5月26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夏津,在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内,农民们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1个多月前,这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山东省唯一。
当天,由德州日报社、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德州分会联合夏津县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为期2天的“冀鲁党报社长、总编、摄影名家夏津行”新闻采风活动拉开帷幕。来自新华社、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衡水日报、济南日报、淄博日报、泰安日报、聊城日报等新闻媒体负责人、摄影名家走进这座千年古县,用镜头发现、聚焦美丽夏津的古朴之美、现代之美、生态之美。
夏津县位于鲁冀交界、黄河故道,黄河干流两次流经,6次泛滥决口,为这里留下一片30万亩连绵起伏的沙丘。在当地人民长期与风沙抗争过程中,由于桑树的生命力旺盛、根系发达,成为防风固沙保土的重要树种。如今,这里的桑树种植达10万余亩,百年以上古桑2万多株,树龄最大的已有1500多年历史。4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夏津县始终秉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古桑群”的理念,围绕古桑树这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从一粒椹果到桑实现了全元素利用,衍生出生态旅游、桑产业等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链,让生态资源成为夏津绿色发展的第一资源。
眼下,正是桑椹成熟的季节。一大早,家住夏津县田庄乡闫庙村的闫法银一家就开始了采收桑椹。在夏津,很多古桑树冠高达10米以上,为了不破坏娇嫩的椹果,果农们一般使用“抻包晃枝法”进行采收:只见树下几人抻着一张大大的布幔,闫法银勾住挂满果实的枝条轻轻晃动,“簌簌簌”,顷刻间椹果纷纷落至布幔之上。一个早晨下来,闫法银足足收获了100公斤的桑椹。采摘的椹果有的以每公斤4到6元的价格卖给游客,更多的则是卖给加工椹果的公司。
桑树浑身是宝,果实、桑叶、桑黄、桑耳、桑籽均可入药,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抗氧化等功能。在桑产业研究院,椹果酒、椹果糕、桑叶面、桑白皮、桑黄等琳琅满目的桑产品令人眼前一亮。
圣源集团看好椹果深加工的前景,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团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光祖建立合作,共同开发椹果价值。目前,他们研发的椹果酒、椹果汁等产品实现了量产。在圣树源桑叶茶基地记者看到,采茶女们将从桑树上采下的茶尖,经洗晾、切叶、杀青、揉搓、解块、烘干、制香等工序后,制成清香扑鼻的桑叶茶,一斤能卖上百元。据了解,夏津东方紫、卡洛斯、圣源等桑类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年加工椹果能力达2万吨,桑叶1000吨。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这片遗产,夏津县制定了古桑树群保护与发展规划,推进标准化种植,建立了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聘请李文华、向仲怀、束怀瑞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古桑树群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顾问;通过招商引资,引来汇源果汁、德百集团等,建设了果汁加工厂、德百温泉度假村和旅游小镇以及各类休闲观光项目,并连续举办11届椹果生态文化节,仅去年,接待游客就超过200多万人次。
一系列组合拳之下,夏津县真正实现了“古桑得保护、产业得提升、农民得实惠”的可喜局面,“青山绿水”成了当地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我市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初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将分别于6月11日至13日、6月14日举行。[详细]
随着6月到来,济南也将开始进入汛期,这意味着今后降雨更加频繁,泉水也将得到有效补给。目前,得益于前期雨量充沛,趵突泉成功迈过了两道坎,比去年同期高出24厘米,若汛期降水正常,泉水持续喷涌或将成为定局。若今年汛期降雨正常,降水量达到往年的平均水平,泉...[详细]
5月29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公布济南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我市首批24处历史建筑名单,将对其实施挂牌保护,并建立历史建筑保护联动机制。[详细]
近日,日照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开展民生综合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据了解,综合民生灾害保险作为我省推进市场机制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创举,在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创建过程中得到全面推广,发展势头迅猛。[详细]
31日,《济南市自由职业者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对社会征求意见。自由职业者应自设立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当月起逐月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允许补缴开设账户以前月份的住房公积金。[详细]
青岛新闻网6月3日讯。王超)6月2日上午,在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中,《启-承青岛少儿传统艺术展》在圣爱尔美术馆隆重开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