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报济南讯 6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日前省政府批复的《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根据《规划》,到2020年,新建矿山全部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0%,煤炭企业治理已稳沉的采煤塌陷地应达到80%,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0%,“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80%。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方宝明介绍,近年来,我省共投入各类治理资金约102亿元,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1400余项,恢复土地面积3.8万公顷,大量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面,《规划》要求从源头上做好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保护,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增量”。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育现状和影响范围,《规划》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分为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其中,重点治理区66处,一般治理区41处。
同时,《规划》确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程、监测工程、治理工程、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等四大方面重点工程,到2020年,重点完成“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577处治理工程、“矿山复绿行动”146处治理工程、2013年以来关停露天矿山518处治理等工程。
《规划》还明确了破损山体和露天采坑治理、采煤塌陷地治理、采空区防治、非煤废弃矿井防治、固体废弃物占压土地治理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式。
另外,记者获悉,省财政厅今年拿出3亿元,作为开展落实《规划》的启动资金,支持市、县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出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有关政策措施,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模式,切实提高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成效。
省国土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李克强说,地方政府、矿山企业可采取“责任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方式,将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交由专业机构治理。发挥矿山企业主动性和第三方治理企业活力,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我市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初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将分别于6月11日至13日、6月14日举行。[详细]
随着6月到来,济南也将开始进入汛期,这意味着今后降雨更加频繁,泉水也将得到有效补给。目前,得益于前期雨量充沛,趵突泉成功迈过了两道坎,比去年同期高出24厘米,若汛期降水正常,泉水持续喷涌或将成为定局。若今年汛期降雨正常,降水量达到往年的平均水平,泉...[详细]
5月29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公布济南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我市首批24处历史建筑名单,将对其实施挂牌保护,并建立历史建筑保护联动机制。[详细]
近日,日照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开展民生综合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据了解,综合民生灾害保险作为我省推进市场机制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创举,在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创建过程中得到全面推广,发展势头迅猛。[详细]
31日,《济南市自由职业者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对社会征求意见。自由职业者应自设立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当月起逐月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允许补缴开设账户以前月份的住房公积金。[详细]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的重要论述催人奋进。记者了解到,这里是精准扶贫帮扶点,村民把蒜领回家剥好后再送回来,由靳香菊给大伙结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