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公祭仪式现场
排队等候的市民
逝者魂归大海
胶东在线5月22日讯(记者 张倩 通讯员 李彦霖)一场大雨,没有阻止“出征”,反而让这场告别更加不舍。22日,由烟台市民政局主办,芝罘区殡仪馆承办的烟台第四届大型公益海葬活动如期举行。在烟台大学东门海域,来自烟台本土以及北京、内蒙古等外省1500余名亲友,冒雨为310名逝者进行海葬,完成家人生前魂归大海的遗愿。
将骨灰撒向大海,把哀思化为寄托,让情意留在人间。如今,海葬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这种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市民认可。自今年4月1日第四届骨灰撒海活动报名工作启动以来,短短两天时间,就有近百位市民申请。截止到4月30日,共有321户家庭报名,为历年报名人数最高,最远的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
“虽然今天下雨,但大多数报名市民都来了。”早上不到6:00,芝罘区殡仪馆工作人员便开始为第一批次参与海葬的市民办理登记手续。与此同时,为避免市民排队被雨淋湿,工作人员又立即搭起一长排临时帐篷。
“今天赶上下雨,这也是老天爷不舍得呀!”来自芝罘区的沈波,母亲3年前去世。为了完成母亲生前的愿望,今年,沈波父亲给老伴报了名,成为了此次公益海葬活动首位报名者。在他看来,海葬形式很好,既节约土地,又环保生态,未来应是一种趋势。
从聊城专程赶来的张立成是来为母亲完成遗愿的。“母亲20多岁就从济南调到烟台任教,大半生都在烟台度过,和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前不久86岁的老母母亲走了,她希望在自己去世后能魂归碧海。”
公祭仪式结束后,参与市民被分为四个批次,依次驶往固定海域,然后将装有骨灰的环保降解罐与鲜花一同放置于大海,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海葬降解罐有所改进,除外观做成了更美观的花苞形以外,容量大了三分之一,且盖子上可以直接插上鲜花。“以往都是单独为市民发放一个花篮放置鲜花,今年就可以直接插在降解罐上了。”工作人员说。
自2015年起连续开展公益性海葬活动以来,我市已有1100余名逝者骨灰被安葬大海。
公益海葬活动现场
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为市民发放物资
工作人员为市民搭起临时帐篷
市民为工作人员撑起雨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临淄足球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家专业足球博物馆,它浓缩了中国的蹴鞠文化史、民俗发展史、体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是一部立体的足球文化百科全书。潍坊的美食也是相当多的,高密炉包、和乐、潍县萝卜、虾油萝卜、景芝三页饼、景芝绿豆糕......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哦~[详细]
谈到今年的猪肉行情,从事养猪行业30多年的烟台市爱佳达种畜禽公司总经理王达辉也有点蒙了。国家统计局莱州调查队一份调查显示:4月份,莱州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10.2元/公斤,较上月10.8元/公斤下降5.6%,较去年12月底14.9元/公斤下降31.5%,较去年同期15.5元/公斤下...[详细]
去年年底,济南市二环东路南延及二环南路东延通车后,不少市民关注两条快速路BRT的建设情况。根据济南无轨电车规划,青岛路—北园大街—工业北路走廊(齐州路—郭店立交)将通BRT,全线29公里,将成为济南最长BRT走廊。[详细]
去年年底,济南市二环东路南延及二环南路东延通车后,不少市民关注两条快速路BRT的建设情况。根据济南无轨电车规划,青岛路—北园大街—工业北路走廊(齐州路—郭店立交)将通BRT,全线29公里,将成为济南最长BRT走廊。[详细]
20年前,中央工艺美院毕业的王心刚在济宁开了家婚纱影楼。20年后,他回到老家嘉祥金屯镇,流转百亩土地种植玫瑰。[详细]
5月19日,山东师大二附中小学部一年级九班飞帆雏鹰小队来到山东建筑大学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见到了很多没有见到过的老建筑、老物件;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山东建筑大学的发展历程,认识了很多古老的地图、地契,见证了火车站建筑形式的发展变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