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本报济南讯 近日,经省政府批复,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旅游发展委联合印发实施《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在发展目标上,《规划》提出,到2022年,全省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1亿人次,旅游休闲产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对就业和税收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0%,省内居民年人均出游次数达到6次,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5年,“好客山东”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品牌。
相对于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海内外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而言,全省全域旅游发展仍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省旅游发展委规划发展处处长蒋卫东告诉记者,山东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第3位,人口居于第2位,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模居于全国第4位,旅游产品结构失衡、旅游人才缺乏、旅游综合推进机制不健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旅游经济效益待提升等问题亟待解决。
《规划》明确,我省在落实全域旅游战略中,将采取综合举措拓展空间、延长全省旅游线路和旅游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建筑;延长来山东旅游游客的停留天数;应对淡季,游览全年化;增加旅游产品消费的机会和消费额;改进旅游商务环境,鼓励旅游创业;培养训练有素的员工成为核心骨干,依据目标市场的品味与预期,生产、展示山东省的体验与产品;增加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度,并从旅游业的发展中获益。
针对当前全域旅游发展刚刚起步的现状,《规划》提出,我省将从海滨旅游、示范城市与区域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低空旅游、体育旅游、自驾车旅游、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旅游、生态旅游等12个方面进行重点开发和建设。
以海滨旅游为例,我省将以“仙境海岸”为核心品牌,突出文化优势,提档升级青岛、威海、烟台、日照等海滨城市,开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特色新型度假区,开拓海滨小众旅游市场,并制定独立的腹地次级战略,扩大游客活动范围,满足游客多样需求,实现滨海旅游的跨越发展。
《规划》起草人之一、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许峰表示,为了避免因局部规划、零星建设而造成的旅游设施供应过量、产品重复和生存能力差问题,《规划》打破行政划分对全省旅游空间进行点线面布局,推出旅游功能区、旅游带、风景道和旅游集聚点,重点打造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为我省17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指引,明确了未来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5月20日”谐音“我爱你”,也叫“表白日”,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当天登记结婚。”历下区婚姻登记处主任刘刚称,今年“520”恰逢周末休息日,登记处取消假期,特意加班为新人们颁证。据刘刚介绍,“520”当天,85对新人在历下婚姻登记处登记领证,登记人数是平常的五倍。[详细]
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20日迎来今年首次海水稻试验田插秧,以扩繁耐盐碱水稻种子量,这标志着当地的海水稻田间选育工作正式启动。5月20日,技术人员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盐度试验田扩繁区内插秧。[详细]
抖音和陈小熊的《济南济南》,让美丽的泉城火了一把。5月20日,在这个最适合表白的日子,“十里清泉·自在济南”最美泉水游步行线路,给读者和外地游客献上最美、最实用的泉水游攻略,这是我们对这座城市最真挚的告白。本报“十里清泉·自在济南”项目组负责人介绍,“外...[详细]
跨海段合龙 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国内首座节段拼装双线跨海铁路大桥——青连铁路跨胶州湾特大桥跨海段合龙。[详细]
像王磊一样,青州市8073名市镇机关干部每天都会通过自己的“联户微信群”与联系户交流。”据统计,近两年来,青州市联户干部主动联系群众548.8万人次,其中入户走访114.6万人次,通话235.3万人次,短信和微信联系198.9万人次;解决群众诉求7.2万项,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详细]
根据规划,泰山生态区涵盖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北部、高新区和济南市历城区南部,面积1050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峰、泰山森林公园、黄前水库、安家林水库和大河水库等。小清河生态区涵盖济南市历城区北部、历下区、市中区、高新区、长清区、平阴县,面积2750平方公里,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