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架起复合型海上交通网络体系 一海连城通八方

2018-05-21 15:49:00 来源: 水母网 作者: 慕溯

  布局公铁水联运,着力国际海洋航线合作,烟台架起复合型海上交通网络体系———

  一海连城通八方

  一路通,百业兴。交通物流体系对经济的强大推动力,不仅体现在陆域,更体现在海陆统筹上。加速推进海洋强市建设的烟台,正以依托黄金水道、布局公铁水联运的方式,通过创新模式架起复合型海上交通网络互通互有的综合联通体系:

  烟台蓬长航线已拥有27艘客(滚)船,9451客位、295车位,成为一条极为重要的海上民生黄金旅游航线;

  省际烟连航线共拥有12艘大型客滚船,占据渤海湾客滚运输半壁江山;

  两条中韩客运航线,基本实现“天天班”;

  计划到2020年,从事国际、国内运输的船舶达到330艘,60万载重吨,4万客位,烟台航运具备国际竞争力。

  倚海而生,烟台在着力改造海洋交通运输这一传统产业的同时,放眼国际,激发打造海洋强市的动力和活力,延展海上交通的触角。以南美、东南亚、美东、美西、北非、中东等外贸商品车航线为培育重点,烟台将在国际海洋合作的新趋势下,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海洋运输格局,为海洋强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架起海上高速通道

  “长岛至旅顺客运航线运力获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

  消息一出,长岛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王诗钰按捺不住喜悦,立即投身到航线开辟等系列工作安排中。

  5月18日,距离批复仅过去一周,这一工作就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设计该船舶为近海航区Ⅰ类客船,总长75.97米、型宽16.6米、型深4.4米、设计航速17节、430客位,抗风等级8级,从长岛经停砣矶至旅顺航行时间约为4小时,并设置6吨货物零担区。我们已收到传播材料承担、设备承担资料,马上进入招标阶段。”该航线承担运营企业———长岛渤海长通旅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家说。

  之所以“喜悦”,二人都道出同样的期盼。“长岛与东北只能隔海相望,海岛军民北向出行、探亲、就医等民生需求长期受困扰。航线一开,对于降低长岛北向运输成本,开辟长岛‘北出口’,拉动产品销售、旅游发展、效益提升等都具有历史性意义。”王诗钰说。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联通,是建设海洋强市的基础。于长岛而言,岛内首条省外航线开辟,将打通长岛与对方城市“脉络”;着眼全市,烟台海上交通通道的建设,又划出一朵起航浪花。

  布局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有机衔接,烟台不断完善海公、海、铁等多式联运体系。“全市目前已拥有水路运输企业55家,船舶311艘。去年全市水运企业实现货运量4586万吨,居全省第二位;客运量721万人次,居全省第一。”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李岩介绍,“尤其海上客运取得长足发展。”

  对内,目前烟台已建成陆岛码头44个,在建陆岛码头15个,牟平养马岛、海阳麻姑岛和鲁岛已通过跨海大桥、围填海等方式与内陆相连,其余12个有居民的岛屿全部建有陆岛交通码头。围绕海洋强市建设,烟台不断推进最大陆岛运输———蓬长航线船舶标准化推广工作,目前蓬长航线已发展到27艘客(滚)船,9451客位、295车位,成为一条极为重要的海上民生黄金旅游航线;对外,烟台在省际烟连航线共拥有12艘大型客滚船,已占据渤海湾客滚运输半壁江山。龙口至旅顺客滚航线复航,也结束了长达14年的停航历史。放眼国际,“中华泰山”号邮轮使烟台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中资并自主经营的方便旗邮轮的港口城市;烟台至平泽客滚航线的开通,使烟台至韩国海上客运航线达到2条,基本实现“天天班”。去年新建的、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大型客箱船“海蓝鲸”号替代“思丹娜女神”号投入营运,在中韩国际航线上充分展现“中国制造”的魅力。

  激活海洋设施联通体系

  在经略海洋上,要完善海洋经济大产业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活海洋设施联通体系就显得尤为关键。加快建设疏港公路、铁路、管道,强化港口与铁路、公路、内河水运等枢纽的有机连接,迫在眉睫。

  “我们把握机遇,正架起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的‘双引擎’,优化主辅航线战略布局,整合优势资源。”渤海轮渡集团总经理于新建接受记者采访时,将一幅升级版“海上高速路”图展立眼前。

  实现这一目标,渤海轮渡已“在路上”。

  今年1月,由渤海轮渡集团主导的环渤海鲁辽公铁水滚装联运项目,获得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第六期“绿色货运”90万美元赠款,主要用于该项目大数据分析和节能减排监测统计。目前已入选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而此前,由渤海轮渡集团与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开展的渤海湾公水联运项目,则依托环渤海南北物流大通道,重点依托烟台至大连黄金水道,创造“联运服务平台+”的多式联运一体化运营模式。由渤海轮渡致力搭建公转水接驳体系、会员体系、联运信息平台体系、标淮化体系和物流周边体系,将服务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促进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现。“下一步,在公水联运方面,将进一步着力开辟产业空间,延伸产业链,开展公水联运业务。”于新建介绍。

  显然,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海上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正在烟台形成。对此,中铁渤海铁路轮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锡刚则表达了轮渡助力“外向型”海上交通的期待:“铁路通道建设的重点是加快‘两铁’建设,发挥中方登陆点设在烟台的优势,推动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启动实施环渤海高铁潍坊—烟台段,持续提升完善铁水联运网。”

  提升海上开放格局

  不开放,无往来。在新时代,因海而兴的烟台围绕建设“海洋强市”的目标,正不断提升开放格局,与全球多地以海相连,建立起广泛联系。

  自中韩国际航线上世界最大客箱船“海蓝鲸”轮正式投入营运后,曾一度刷新烟台港中韩航线单航次出口量纪录。“海蓝鲸”轮0087E航次已完成可配载302自然箱,383标箱驶往韩国平泽,单船出口量首次突破300自然箱,单船载重量达8545吨,几近满载运营。

  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中韩自贸区、东盟自贸区建设,“中华泰山”号第一个把“烟台市”作为邮轮母港的豪华邮轮,开辟了韩国、日本、俄罗斯海参崴、越南、菲律宾等20多条国际航线,以及大陆到台湾基隆、台中、高雄、花莲航线,吸引了大量客流,助力烟台产业转型升级,填补烟台高端旅游项目空缺。“我们将继续开拓国际邮轮新市场,开辟至东盟诸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开辟西沙、南沙国内游轮航线。”渤海轮渡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放,才能带来新局面,才能激发海洋强市的动力和活力。当前,烟台海上交通的触角,已经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助推烟台海洋经济以更好更强的姿态挺立。立足新形势,烟台又将在客货船舶运力上拓宽开放通道,推进中韩轮渡“香雪兰”客箱船建设投产,保障烟台至仁川客箱运输通航安全。同时,在稳固现有航线的基础上,重点从集装箱、商品车新航线开辟上发力,将积极培育烟台至南美、东南亚、美东、美西、北非、中东等外贸商品车航线,并着力织密烟台至非洲的铝矾土航线、杂货班轮航班航线。(YMG记者 慕溯)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520当天济南五区236对新人领结婚证,有人凌晨就排队

    结婚_副本.png

    “5月20日”谐音“我爱你”,也叫“表白日”,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当天登记结婚。”历下区婚姻登记处主任刘刚称,今年“520”恰逢周末休息日,登记处取消假期,特意加班为新人们颁证。据刘刚介绍,“520”当天,85对新人在历下婚姻登记处登记领证,登记人数是平常的五倍。[详细]

    05-21 08-05齐鲁壹点
  • 500份海水稻在青“同田竞技”,成熟后进行选育推广

    水稻_副本.jpg

    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20日迎来今年首次海水稻试验田插秧,以扩繁耐盐碱水稻种子量,这标志着当地的海水稻田间选育工作正式启动。5月20日,技术人员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盐度试验田扩繁区内插秧。[详细]

    05-21 08-05齐鲁壹点
  • 收下这张济南泉水游步行线路图,济南人自在又自豪!

    旅游图_副本.jpg

    抖音和陈小熊的《济南济南》,让美丽的泉城火了一把。5月20日,在这个最适合表白的日子,“十里清泉·自在济南”最美泉水游步行线路,给读者和外地游客献上最美、最实用的泉水游攻略,这是我们对这座城市最真挚的告白。本报“十里清泉·自在济南”项目组负责人介绍,“外...[详细]

    05-21 08-05生活日报
  • @青岛人 端午节放假通知来啦 还有这些好消息(图)

    端午节_副本.jpg

    跨海段合龙  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国内首座节段拼装双线跨海铁路大桥——青连铁路跨胶州湾特大桥跨海段合龙。[详细]

    05-21 11-05青岛日报
  • 烟台一季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居全省首位

    走进中集来福士芝罘岛船厂,焊接厂区火星四溅,运输船在海面上来回航行,项目建设者们正加班加点建设新型浮式储油船。总投资30亿元的舒驰新能源客车技改扩建项目8月底竣工投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一季度,烟台经济实现平稳增长,重点企业支撑明显,发...[详细]

    05-21 15-05水母网
  • 成了!青岛市区首个全地下水质净化厂通水运行

    5月20日,由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位于张村河中游的青岛市区首个全地下水质净化厂,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提前完工并通水运行。据了解,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汇水服务范围31.2平方公里,服务城区人口30万人以上,每年可处理污水1460万吨,再生水回用率达到100%。[详细]

    05-21 15-05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