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一是突出文化创意,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文化与设计、制造、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两届潍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规划打造了文创主题创意西街,在潍坊商校、聋哑学校开展非遗职业教育,打造了十笏园文化街区和青州非遗产品展示中心2个省级创意集市,建设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青州古城等一批主题文化旅游区,通过创意开发,使传统文化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风筝、年画、核雕、嵌银等传统工艺相关企业和家庭作坊达到1847个,年产值达到250多亿元。
二是抢占先发优势,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数字文化产业为发力点,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积极抢占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推动VR产业发展,以歌尔集团为龙头,打造国际VR科技城。成功创建山东省(潍坊)数字出版基地、中动数字出版创意研发园区、云计算版权交易园区,全力打造山东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高地。高度重视版权保护,高新区创建为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培育了3个国家级版权示范单位。加快动漫产业发展,投资4.5亿元打造中动动漫基地,《精灵萝卜娃》等多部原创作品登陆央视。影视产业迅猛发展,本地首部院线电影《寻人启事》即将上映,大型电视连续剧《烟雨潍水》即将开拍。打造了中国印象商城潍坊店、好品潍坊等一批电商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进一步扩大了文化产品销售渠道。
三是扩大文化消费,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策划举办潍坊文化惠民消费季,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培养市民文化消费习惯,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转化。首届文化消费季,全市策划组织活动2000多项,签约文化企业65家,使用消费券补贴资金300多万元,直接带动文化消费3200多万元。第二届文化消费季工作已经启动,预签约企业达到139家,本次活动将于市民文化节相结合,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消费渠道更加畅通,惠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四是建设文化名市,提升潍坊文化软实力。潍坊市将“文化名市”列入“四个城市”建设重要内容,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支撑和新动力。潍坊国际风筝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风筝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成功创建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晋京展览,潍水文化成为潍坊城市新名片。积极打造“中国画都”,潍坊书画交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力。组织特色文化项目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交流活动,向全国、全世界展现了潍坊文化魅力。目前,潍坊正在大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以此为契机,将潍坊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城市。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原标题:聚焦丨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公布 山东有9条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的通知》日前发布。原标题:聚焦丨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公布 山东有9条入选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详细]
记者近日从省文化厅获悉,我省今年将统筹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开展“齐鲁文化丝路行”。我省还将组派艺术团赴南非、莱索托、纳米比亚演出,举办“2018新西兰·中国山东文化年”。[详细]
应急联动指某市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周边城市在接到救援协助与支持请求后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全力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四市需建立协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四市安监局轮流定期主持召开联席会议。[详细]
6日上午,济南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召开“全市生态绿化提升工程动员大会”。(资料片) 其中,城区山体公园建设和山体绿化提升行动中,山体公园将开工建设20处,山体绿化提升35座、9706亩。[详细]
为振兴烟台京剧码头,传承戏曲文化,烟台市文广新局构建多维度传承发展体系,推动戏曲事业发展繁荣。聚焦胶东红色文化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实施“双演工程”带动戏曲繁荣发展。[详细]
聊城市文广新局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以完全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全面实行改制承诺制、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准入监管等“五种改革方式”为内容,全力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