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在青岛】智能应用引领动能转换

2018-05-07 10:05:00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 任晓萌

  QQ截图20180507073436.png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智能应用引领动能转换

  从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对战”,到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驶上五环,再到人工智能宠物伴侣机器人面世……人工智能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也越来越成熟。

  作为全国首个以“智能”立院的中科系院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2014年落户高新区。经过近四年发展,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在无人驾驶、医疗、交通、农业等17个领域取得成果。通过智能产业前沿技术的创新和转移转化,抢先研发应用,充分发挥了对全市智能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远程操控:无人驾驶近在眼前

  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百余辆无人车惊艳亮相,这一幕场景让慧拓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陈龙振奋不已:“这是一个信号,无人车将突破概念,成为现实。”

  今年3月,慧拓推出“第三代平行遥控无人驾驶系统(平行驾驶3.0)”,率先完成了无人驾驶汽车远程操控测试。陈龙兴奋地告诉记者,“汽车完全不由人类驾驶员掌控,对于乘坐者和研发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业内,大家普遍认为,掌握远程操控技术是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快速商业化的一个关键。”

  据介绍,这次实测,慧拓安排了3辆前排不坐驾驶员的无人车以及四五辆有人驾驶的车辆。一旦无人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出现问题,远程操作人员将在车端授权后迅速接管,避免危险的发生。在这次测试中,不管是正常接管还是紧急接管,平行驾驶3.0均展现了优异性能。

  陈龙对于技术的自信来源于青岛智能院院长王飞跃的“平行驾驶”理念,即软件定义的车与现实存在的物理车共同存在、行驶、“成长”,由“云”里的车与现实的车在平行空间里共同驾驶,提升无人驾驶的智能化水平。

  “平行驾驶早已不是概念,我们目前在增加平行驾驶管控中心对无人车的引导功能。”慧拓智能CEO曹东璞说,届时无人车状态可以被实时监控,后台计算实验也将同步进行,车辆可以实现最优出行方案,高效引导车辆行驶。

  除了技术上的自我突破,今年2月,青岛智能院联合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共同签约,成立人工智能与无人车联合研究中心,将无人车实验室落户青岛高新区,计划共同打造世界顶尖人工智能与无人车实验室与研发平台。“我们的无人车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陈龙说道。

  智能医疗:让痛风诊疗更精准

  “啤酒加海鲜,痛风到眼前。蛤蜊加啤酒,痛风跟着走。喝啤酒、吃海鲜是沿海居民的饮食习惯,而啤酒和海鲜恰恰是痛风最常见的诱因。可目前的现状看,我国数千万名痛风病患者中,70%的患者会接受治疗,但治疗达标率不足10%,整体治疗情况不容乐观。”这篇题为《平行痛风机器人医生的研发与应用》的报告,在近日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上成为焦点。

  青岛智能院智慧健康研究所王静在医疗机器人论坛上,详细阐述了痛风病病理及诊疗现状,也让“平行痛风诊疗机器人医生”——痛风辅助诊疗系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会场主角。

  2014年,针对青岛特有的高痛风率现状,青岛智能院专门成立了智慧健康研究所,组建了平行健康技术创新中心,并历时近两年,研发出全球首个平行痛风诊疗机器人医生。

  这款机器人,准确地说,是一个辅助诊疗系统,它收录了2万多病例、近30万样本数据,可实现自动更新完善痛风诊疗知识。医师将患者的检查报告和病情输入系统后,系统会基于大数据,在极短时间内给予精确的诊断治疗方案,帮助快速提高痛风的诊治水平。

  “系统可以将医生从繁冗的书写记录工作中解放出来,用更多时间与患者进行病情交流。”王静表示,诊疗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青大附院山东省痛风病临床中心近两年,系统迭代升级近百次,在青岛、大连、天津、红河等省内外多家医院试点诊疗1万余名患者,得到医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评,近期已有20余家医院洽谈引进相关事宜。

  智能交通:让车主“一路绿灯”

  在青岛智能院的展厅,电子屏幕格外“吸睛”。市南区某拥堵路段的交通情况实时呈现在大屏幕上,后台系统通过分析周边车流,计算出最精准的交通解决方案。青岛慧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乃强告诉记者,屏幕上展示的是智能交通平行管控系统。

  “相较传统绿波带,这款系统能够根据车流大数据,科学计算红绿灯时间,实现动态调控,让车主‘一路绿灯’。”李乃强说。

  说到这款智能交通平行管控系统,李乃强一脸自豪。在西班牙举行的第十八届国际智能交通年会上,青岛市智能交通建设平行交通一期工程荣获2015年度“IEEE国际智能交通系统杰出应用奖”。作为国际智能交通科研与应用水平最高荣誉奖项,这套系统标志着青岛市智能交通建设正迈向国际领先水平。

  在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的成果还有很多:青岛中科慧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道田云农业种植智能服务平台”,为农业种植提供智能决策支持,让“听天由命”的农业更智慧;青岛传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软探针和实时云平台,能快速发现视频卡顿等异常现象,优化播放体验,先后支持央视网多届春晚、2016年奥运会等大规模直播事件;互联网智慧教育研究所集成创新型教育模式,为中小学和高校积极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创新型科研单位,智能院要始终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列,同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尤其是加速成果落地青岛产业。”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飞跃表示,下一步智能院将继续多点发力,抢占智能领域科研和应用的制高点。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刘 裕)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