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淄博新闻网讯(□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齐水清)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淄博市紧紧围绕“绿色河湖、生态淄博”总目标,从“加强河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创新理念、先行先试,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打响了河长制湖长制改革攻坚战。
顶层设计下,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成效关键在落实,尤其要解决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
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我市聚焦聚力责任落实,着力完善领导体系、运行体系、考评体系和社会动员体系,系统化构建河湖管护长效机制,成功探索出了符合市情、切实可行、可供借鉴的河长制管理新模式,有力推进了河湖管护和水污染防治,带来了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去年在山东省向水利部推荐的两个市级典型和两个区县级典型中,淄博市和临淄区各占其一。
日前,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全面实行湖长制实施方案,计划2018年5月底前,全市全面实行湖长制,建立市、区县、镇(街道)、村四级湖长体系以及湖泊管理保护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将河流与湖泊的管理保护有机结合,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持续深化和推进河长制湖长制。
高位推动:书记市长亲自抓
“环保不下河,水务不上岸”,说的是过去“九龙治水”的弊端,多个部门往往是“各敲各的鼓、各打各的锣”,看似都在管,但实际效率低下、步调不一,甚至推诿扯皮。
作为河长制工作的一大创新,我市在全国首创了“河湖管理委员会+河长办+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河管员”运行体系,建立了市河湖管理委员会这一河湖管理决策领导机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管委会主任,同时作为总河长,对辖区内河湖管理保护负总责;委员会下设河长制办公室,负责河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推动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
市水利与渔业局局长、市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陈德诚告诉记者:“河湖管护实行党政牵头、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治理,打破了多年存在的制度瓶颈,部门间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也在河长制框架内迎刃而解。特别是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高位推动,对工作有效落实是极大的促进。”
与此同时,我市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原则,建立了市、县、镇(街道)、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制定实施了河湖长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度》、《河湖巡查制度》等8项制度,实行“一河(湖)一档”、“一河(湖)一策”。在建立四级河湖长体系的基础上,我市还专门设立了河湖警长,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协助河湖长进行河湖环境保护,开展河湖治安巡查,依法打击涉水违法犯罪和阻碍执行公务、暴力抗法行为。
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140亿元,主要对孝妇河、猪龙河等8条骨干河道进行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北部高青,建设沿黄水生态景观和百里绿色长廊;在南部沂源,加快打造沂河源头生态高地;在中部区域,以孝妇河、范阳河全流域治理为抓手,推动中心城区“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生态水系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南蓄北引、三河相通、两库相联、客水补源、水润淄博”全域水系格局。
公司化运作:打通“最后一公里”
河湖管理员承担着河道日常巡查、垃圾清理等重要工作,也是河长制工作中最后一层管理者,直接关系到河长制“最后一公里”的成败。
记者“五一”节在淄河太公湖采访时看到,保安巡逻队员正在全域巡查,河管员则沿所包河段搞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植物养护。太公湖景色迷人,游客纷至沓来,但景区格外整洁、秩序井然。
“太公湖景区直接招聘了40人的专业养护队伍,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建了一支由22名保安组成的太公湖保安巡查中队。”临淄区河长制办公室崔宝奎介绍说,“我们坚持不搞一刀切,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仅太公湖景区就有多种管护模式。只要能管好河湖,各种管护模式都值得尝试。这也正是市河湖管理委员会积极鼓励和倡导的。”
如何创新管理机制实现“河长治湖长治”?我市在河长制湖长制总框架下,形成了属地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直接管理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实现了对河湖的长效管护。“具体来说,属地管理实行总河长+河(湖)长+河湖管理员管理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实行政府+公司+河湖管理员管理机制,直接管理实行河(湖)长+管理单位+河湖管理员管理机制。”陈德诚介绍说,但无论哪种机制,管护主体、人员、经费是关键保障,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一共有7名河道管理员,以绩定分、按分取酬,不仅有上级单位考核,河管员之间也互评互促,低于95分,每少一分就扣钱。这种办法很管用。”朱台镇林路河道管理站站长郭树伦深有体会地说。
智能化考评:“三管”到位有保障
记者在我市一些重要河段排污口发现,这里都安装了电子监控,天上不时还有无人机巡航、航拍取证,所有信息直通河湖监管信息化平台。
为了完善考评体系,我市建立了河湖“日常+专项”的考核体系,日常考核将6大项任务目标逐项量化、责任到人,每天反馈、每月汇总。
如何让考评更加科学、更有成效?我市创新建立了市级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考核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管人、管事、管河湖的一大利器。
信息化管人,抓河湖长责任落实。信息化管人最重要的抓手就是考核,信息系统根据河湖整体巡查、事件办结、公众投诉办结等情况,对各区县、镇办每月一考核、一排名。“这种考核不是人工打分,而是由系统自动统计分析、计算得分并排出名次,由总河长对排名末位的河长进行约谈。”市河长办李晶说。
信息化管事,全过程、多部门闭环式管理。无论是各级河湖长、河湖管理员还是社会公众,发现河湖上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拍照、录音、录像,上传到河湖监管信息化平台后,系统会自动分发到相应的河湖长及河长办,然后落实到相关河湖长、河湖管理员进行处置,处置结果再反馈到河长办审核。
信息化管河湖,实时查询监控河湖情况。市河长办建立了翔实的河湖档案,各级河湖长、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同时,相关部门实时监控河湖水质和水文情况,相关信息直接推送到河湖长手机APP上。
广泛发动:公众参与聚合力
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理保护,我市在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各项机制的基础上,探索设立了民间河湖长、企业河湖长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招募民间河湖长206人、企业河湖长104人,并从淄博市“爱心100”公益车队中选择部分队员,担任河湖义务监督员和巡河巡湖志愿者。
我市还通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文明单位等力量参与河长制湖长制的实施,组织开展了“百团万人跟着河长去巡河”、“河小青”护河行动、节水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记者在桓台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建立了精神文明单位挂包河段制度,挂包单位定期开展巡河巡湖、环境保护、节水教育等志愿服务。
“作为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家乡水系。”企业河长吴振民表示。日前,市河长办组织企业河湖长开展了“保护家乡水系,建设水生态文明”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合力推动河湖管护。
责任编辑 夏侯宏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17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5个省(区、市)、82个市(地、州、盟)、116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24项奖励...[详细]
济南CBD的消息备受市民关注,尤其象征“山、泉、湖、河、城”的五座超高层塔楼,更是时刻牵动着泉城市民的心。5月3日,济南市规划局公开了“湖”的设计方案,揭开了又一座塔楼的神秘面纱。 [详细]
城市的颜值提高,不仅让市民和游客感到赏心悦目,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在此次城市提升“十大行动”中,济南将通过多项措施,让城市变得更干净、更漂亮、更加有秩序。 [详细]
截至4月30日,我省193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山东地矿外,其余192家已发布一季度报,共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87亿元,同比增加66.94亿元。 [详细]
护工护理员入会主要由省医务工会负责,房产中介员、保安员入会主要由省建设工会负责,快递员入会主要由省邮政工会负责,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入会主要由省财贸金融工会负责,网约送餐员入会主要由省邮政工会、省财贸金融工会负责。[详细]
闪电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山东重工集团以26.26亿元的净利润“领跑”,山东重工集团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32.44 亿元,同比增加 50.35 亿元,增幅13.18%;净利润同比增加 11.66 亿元,增幅79.8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