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朋友圈医疗美容有风险
别让“微整形”变“危整形”
市卫计委发布消费警示:需确认相关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在微整形风靡的当下,很多非法整形机构、工作室不断涌现,它们以朋友圈、微博为主要的宣传平台,以低廉的价格和虚假的宣传为噱头,逐渐吸引了一部分市场,市卫计委提醒广大市民,整形也是医疗美容,是必须由专业医师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的。进行医疗美容术前,务必确认该机构是否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切勿轻信朋友圈。
朋友圈微整形事故频发
非法整形机构利用微博朋友圈,采用新的无证行医形式,一经出现就愈演愈烈,日趋泛滥。在微博上搜索关键字“青岛微整形”,相关的用户账号多达近百个,相关的微博更是数不胜数。
近年来,因朋友圈微整形导致的事故案例频频曝光,可仍有消费者抱着侥幸心理尝试。又值医疗美容旺季,市卫生计生委请市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拒绝非法医疗美容,别让“微整形”变“危整形”。
隐患一:无证执业,无知无畏
据悉,朋友圈微整形有三大隐患,盲目消费风险极大。一是草班出身,无证执业,无知无畏。为了取得消费者信任,地下医疗美容机构往往宣称实施人员是在正规医疗机构任职多年的“专家”,有丰富的手术经验,但实际并非如此,实施人员往往并不符合有关条件,甚至并未取得有效的医师资格,毫无医学常识,只经过地下培训机构几天的培训,实际水平可想而知。
即使使用的是其他医疗机构具有有效资质的医师,走穴医师驻留的时间往往只有半天或一天,为了增加收益还常常安排多个手术,手术前未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术中缺乏病历观察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风险及术后纠纷,而不签署任何协议,更让事后维权难上加难。
隐患二:隐瞒身份,藏匿行动,执法困难
朋友圈微整形第二大隐患是隐瞒身份,藏匿行动,执法困难。朋友圈、微博的宣传方式成本低廉,隐蔽性极强,广告中不直接说明人员、地址和联系方式,场所往往设在居民住所或美容院,室内户外不设任何有关宣传,甚至只是临时在酒店开个房间就实施手术,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不能证明自己曾经在该地点实施过医疗美容,甚至只能提供出一个微信号,而相关人员只要更换联系方式和行医地点便可逃避责任,极大的增加了执法难度。
隐患三:条件简陋,假货泛滥,消毒堪忧
为了节约成本,并掩人耳目,地下医疗美容机构均未设置符合条件的消毒设施、设备,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大量堆放杂物,空气、环境均未经过有效消毒,使用的药品来路不明、标识不清,使用假药、劣药或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蒙骗消费者。
术前不进行必要检查,术中不配备必要的抢救设施,一旦出现危险往往是致命的。经常只有一张美容床,只准备两三套医疗器械,经过简单消毒就开始操作,有极大的感染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手术实施者要求消费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对肝脏也会有负面影响。
国内已经出现多起因消毒不合格实施医疗美容导致感染的案例,感染者不得不接受长期治疗,伤口形成难以修复的疤痕,有的消费者甚至因此感染血液传播的疾病,痛苦不堪。
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微整形失败案例提醒我们:微整形需谨慎,否则美容不成反毁容,那时悔之晚矣。微整形也是医疗美容,是必须由专业医师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的。市卫计委提醒广大市民,进行医疗美容术前务必确认该机构是否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切勿轻信朋友圈。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孙显军)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4月26日,以“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让质量成为发展的新动力”为主题,由省质监局和浪潮集团等联手建设的的山东质量链正式启动。下一步,山东质量链将逐步扩大省内覆盖范围,计划用五年的时间,让加盟企业逐步覆盖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让省内消费者享受更加...[详细]
自2017年3月,我省探索实施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采取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年度记分制,企业环境信用记分情况在山东环境网站实时向社会公开。今年3月份,经省政府同意,省环保厅将2017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通报了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工商局、省质检局、省国资...[详细]
“五一”假期临近,预计市民短途自驾游比例将稳步增加,市区内则将在商圈和景区周边出现路段、时段相对集中的拥堵现象。”济南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副主任康书平说,通往景区、商圈的各主次干道,高架路和部分匝道口易出现拥堵节点。[详细]
(记者 张萍)今天下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姜雪梅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在线问政”栏目,就“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方面的工作为广大网民解答相关问题。[详细]
据悉,共享轮椅租借方便,患者或其家属只需打开手机,通过微信扫一扫共享轮椅上的二维码,按照步骤操作即可,租借轮椅2小时内免费。目前,20辆轮椅整齐摆放在门诊一楼大厅扶梯下方,黑色真皮座椅与橘黄色轮胎搭配让人眼前一亮。[详细]
据了解,为保障引进人才落户需求,我市和各区市人才服务中心将新建人才公共集体户,“先落户后就业”成为最大亮点。单位经办人员持申请人身份证、毕业证或符合落户条件的证书、劳动合同等有效用工证明即可申请办理落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