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文/图 孙志文)
“酒香不怕巷子深”,用这句话来形容翟文波的炸串摊,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的摊位在大学路一座院落的最深处,路边连一个明显的招牌都没有,不熟悉这里的人想要找到着实不容易。即使这样,每到午饭点,来他这吃炸串的顾客却总是源源不断。
翟文波今年58岁,他和妻子在大学路上摆摊卖炸串已经24年了。从下岗待业,到打工谋生,再到支起炸锅卖炸串,翟文波用一代人的时间,经营出了一个被青岛网友熟知的“网红炸串摊”。很多老城区的年轻人是吃着他家的炸串长大的,现在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吃。
这个炸串摊真难找
4月中旬的一个中午,青岛新闻网记者来到了大学路14号院,因为事先知晓,记者透过院门,远远看到了院子深处有一块红底白字的塑料招牌,很不显眼,走近了才看清上面写着“炸串由此左拐”的字样。在院子里绕了两个弯,记者这才找到翟文波的炸串摊。
只见,在院子的一个角落支着两把遮阳伞,伞下是几张颇具年代感的木桌,配得是清一色的小板凳,油炸的滋滋声和远远飘来的香味让记者断定,“没错,就是这!”院墙下,翟师傅正在炸锅旁边张罗顾客们的美食。妻子袁大姐一会儿给翟师傅搭把手,一会儿又去收拾餐盘、竹签和垃圾,忙得不亦乐乎。
看见记者到来,翟师傅赶紧招呼记者落座,他来不及放下手中的串串,转头表示歉意:“稍等一下,中午客人多,等我们忙完这一阵。”此时,摊位上已经聚集了七八位顾客,桌子上顾客们选好的待下锅的串串,也整整齐齐地排了一排。
下岗夫妻卖起炸串
大约过了一刻钟,夫妻俩手头的活忙得差不多了,他们才有时间稍做休息,跟记者讲起了炸串的故事。原来,摆摊卖炸串之前,夫妻俩都是厂里的职工,翟师傅在青岛一家机械厂,而袁大姐在食品厂。
时间退回到1994年,那一年夫妻俩所在的工厂效益都不好,袁大姐首先下了岗,翟师傅厂里的工作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那时他们的儿子刚刚上小学,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也就是在那一年,下岗的袁大姐开始摆摊养家。“我卖过袜子,卖过手套,还卖过爆米花,干的时间都不长,还打过工,干过家政服务。”袁大姐说,当时的小摊生意不好干,城市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允许摆摊,就算让摆,竞争也很激烈。
尝试过各种小生意后,袁大姐决定摆摊做小吃。她说:“当时孩子还在上小学,中午得回家吃饭,我要是摆摊做小吃,既不耽误做生意,又能给孩子做午饭。”于是,机械厂出身的翟师傅给妻子做了一辆小吃车,让妻子卖炸串。“我所在厂也不景气,经常上两天班歇两天,所以歇着的时候,我就帮着她做炸串。”翟师傅说,从那年开始,他们的炸串买卖算是起步了。
炸串看似简单,但并不是所有人做起来都好吃,这一点,翟师傅深有体会。刚起步的那几年,翟师傅光在调制炸串酱上就下了不少功夫。他说:“像这样的小吃,酱都是秘方,不外传。我只能自己研究,今天试试这个配料,明天试试另一种配料。”一来二去,翟师傅慢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酱汁。
不会上网的他成了“网红”
时间到了2000年,翟师傅所在的机械厂面临停业,他也跟着下岗了。从此以后,夫妻俩开始专心做炸串,靠卖炸串养家糊口。
然而摆摊时间长了,有一个问题出现在他们面前,摆摊做买卖始终是“游商浮贩”,那时他们经常被执法部门劝离。幸运的是,得知了他们夫妻双双下岗的情况,江苏路街道出面,给夫妻俩在大学路8号院里安排了一个固定炸串点,两人这才安顿下来。后来,大学路改造,夫妻俩又来到了如今所在的大学路14号院。
2016年,网上一篇关于大学路炸串的贴文火遍青岛人的朋友圈,贴文里提到,这个有20多年历史的炸串摊,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此后,关于大学路炸串的朋友圈文章便层出不穷,翟师傅的炸串摊仿佛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我不会上网,也不知道什么朋友圈。我就知道,2016年的时候,生意突然好起来了。”翟师傅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很多人四处打听他的炸串摊,还有人专门从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开车过来吃。“以前一天卖不了100串,忙活下来,净挣五六十块钱。现在一天能卖300串,挣两百块钱没问题。”
做炸串,他们是认真的
从一开始的无名炸串,到现在窜红的“网红炸串”,这些年的坚守,让翟师傅和妻子很有成就感。“有很多顾客是吃着我们家的炸串长大的,直到现在,他们也经常来吃,要的不多,但就想吃俺家这个味儿。”说到这里,袁大姐露出笑容,她说,每当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时,她总忍不住感叹时光如水,匆匆流去。
对于顾客们的信任,翟师傅也从不辜负,“我用的油一天一换,废油有专门人回收。食材也都是新鲜的,我每天早晨6点去试乘进货,回来串串。当天的串串,当天保证卖完。”在翟师傅看来,宁愿卖脱销,也不剩下,他说:“因为质量是第一位的。”
说到未来的打算,翟师傅笑着说:“干到退休年龄就不干了。”翟师傅告诉记者,由于常年在外风吹日晒,他有严重的关节炎和静脉曲张,他希望退休后可以休息一下。“儿子都工作了,家里经济压力小了很多,不干炸串以后,我打算出去旅游。”翟师傅说。
翟师傅用的油一天一换,废油有专门人回收。
这些年的坚守,让翟师傅和妻子很有成就感。
后来,大学路改造,夫妻俩搬到了如今所在的大学路14号院。
说到未来的打算,翟师傅笑着说:“干到退休年龄就不干了。”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4月24日,记者从省旅游发展委了解到,自今年3月以来,我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围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出动1100余人次执法力量,检查1700余个旅游团队。“不合理低价游”不仅搅乱了山东旅游市场秩序,败坏了“好客山东”旅游形象,也侵犯了诚信经营旅游企业的权益,...[详细]
记者今天从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获悉,截至2018年3月31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21起,处理152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22人。占前三位的违规问题分别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公款吃喝。[详细]
近日,记者从济南市劳动就业办公室获悉,《济南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管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促进大学创业实践活动释放一系列政策利好。[详细]
青岛新闻网记者今天下午从市城乡建设委获悉,日前,青岛首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已完成电梯吊装,即将收尾。青岛首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是位于市南区宁夏路139号的如意小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近期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土建施工、电梯吊装等环节,待电梯调试...[详细]
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完成单体规划验收、青大医学教育综合楼通过人防工程初验、市体校综合训练比赛馆通过移交验收、青岛市民健身中心工程已基本完工……日前,市城乡建设委集中发布了项目取得的“成绩单”。[详细]
双方将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及时共享,为部门审批和行业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成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此次工商、人社部门联合签署对失信企业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的实施意见,必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失信成本,更好地构建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