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姑娘获青岛捐献者无偿捐肾 已移植成功顺利出院

2018-04-13 08:00:00 来源: 青岛新闻网 作者: 孙启孟

  很感谢青岛的那位捐献者和青岛的医生,让我获得了重生,从此我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能多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庭的负担。”昨天下午,30岁的河北姑娘泉欣(化名)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病房内收拾完行李并办理了出院手续,几个小时后将登上开往北京的火车。3月26日,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的分配,泉欣在青岛接受了肾移植手术,这是由青岛一名捐献者无偿捐献的。而巧合的是泉欣是一名器官捐献者的家属,她的父亲于2015年在生命的最后捐出器官,曾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如今,泉欣又因他人的器官捐献获得重生。

  现场

  她在青岛迎来重生

  3月26日上午11时许,泉欣被推进青大附院手术室。对医生来说,这是一次普通的肾移植手术,对手术台上的泉欣来说,这是她的重生。“手术进行了1个多小时,非常成功,捐献者的肾脏质量非常好,泉欣年轻加上配型的匹配度高,术后的恢复也特别快。”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朱晓单介绍,手术后泉欣很快就有了自主排尿,肌酐也恢复到正常水平。

  昨天下午,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病房内,泉欣已经在妈妈的帮助下收拾好了行李,换下病号服,仍需戴着的口罩并没有遮住她从眼角洋溢出的笑容,那笑容是她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她可能并不知道4月的青岛,樱花、玉兰等各种绽放在春天的花朵正在点缀这座城市的美,但她明白,是青岛一位捐献者的义举,给了她重生的机会。她生命的新一段旅程从这个4月开始,青岛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

  “这几天也听过护士妹妹给我讲述青岛的美,有去海边看看日落的冲动,但因为医生还不让出去,我想明年花开的时候,或许会回来看看。”泉欣说,她还要回北京佑安医院再接受一段时间的观察,然后回家继续康复,体内多了一个来自青岛的肾脏,她在有生之年一定会带它回家看看。“这几天,我也感受到了青岛人的热情,医生、护士都对我特别照顾。很多护士姐妹还在休息的时候来陪我聊天。”泉欣告诉记者。

  回忆

  父亲捐器官挽救3人

  泉欣从6年前患上了慢性肾衰竭,后发展为尿毒症,近几年靠每周2-3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入院的时候,肌酐超过了700umol/L,继续发展已经危及到生命了。”泉欣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的主管医生王新介绍,移植手术完成后,情况马上开始改善,到昨天出院前检查,她的肌酐已经降到了50umol/L左右,属于正常范围了。

  如今发生的这一切,泉欣在3年前帮父亲决定捐献器官的时候并没有想到。“2015年,泉欣的父亲因为脑出血发展到了脑死亡,我们为泉欣父亲的器官捐献提供了信息以及各种协助工作。”陪同泉欣来青岛手术的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刘源告诉记者,当时他和泉欣沟通其父亲器官捐献决定的时候,泉欣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开始靠透析维持,这样的情况下,泉欣和家人经过短时间商量,做出了捐献的决定。刘源说,他清楚记得,泉欣父亲当时捐献的器官让3名生命垂危的患者获得了重生。

  “我们曾建议过泉欣,如果当时要做肾移植,根据规定,她父亲捐献的肾脏可以优先给她使用,但她当时拒绝了。”刘源说,尊重家属的意见是他们工作最重要的原则,他们只能默默跟踪关注泉欣的病情,尽可能多地帮她排忧解难。一直到去年,泉欣终于决定希望通过移植恢复健康,刘源马上将泉欣的病情录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

  “父亲捐献的时候,我查过很多资料,了解过器官捐献的知识。但当时我有很多顾虑,一方面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全家靠母亲一人在饭店打工维持生活,另一方面我还有慢慢就能康复的侥幸心理。”泉欣向记者坦言,一直到去年,经过医生和刘源反复建议,加上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她才和家人商量后做出接受移植的决定,欣喜的是很快就等到了来自青岛一位捐献者的肾源。

  幕后

  捐献者家属使用器官优先

  3月24日,在家正准备去做透析的泉欣接到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工作人员的电话:青岛有合适她配型的肾源。泉欣马上收拾行李出发,第一次来到了青岛,住进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病房,微凉的海风吹拂,她的病好像好了一半。结果正如她所期望,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泉欣从饮水机接了一杯水,美美喝了一大口。她说:“患病这几年,除了透析就是在等待透析,到后来对这种往复的生活都已经麻木,特别是喝水得精确到毫升,每次只能润润嗓子,现在终于不怕了,能体验大口喝水的舒爽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公平的智能系统,有器官捐献者捐献的器官入库后,会根据配型选择合适的等待移植患者,按照就近和病情严重度等原则排序,选择最合适的患者分配器官,这其中也有一个选项,就是捐献者家属使用器官优先,就像无偿献血一样。”刘源介绍,在配型合适的情况下,系统会优先将器官分配给捐献者的家属,泉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当然这其中也有我国的器官捐献在逐年增多的原因。刘源表示,虽然有这个优先的规定,但到目前为止,像泉欣这种捐献者家属获得捐献器官的情况在全国很少,不超过3例。

  因为有了青岛这名捐献者,因为有了父亲曾经的捐献,更因为有了中国器官无偿捐献工作的快速发展,泉欣获得了重生,也让更多像泉欣一样的器官衰竭者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昨天,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医生和护士来送她时反复叮嘱出院后要注意的事项,她愉快地和医生、护士讲述着自己的身体一天一个变化,相信自己会从目前70斤的体重,逐渐恢复到患病前的100斤左右。泉欣表示,以后她也要做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并且向身边的人多宣传器官捐献知识。

  延伸

  青岛器官捐献数量全国领先

  2010年初,青岛市成为全国首批器官捐献试点城市并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8年来,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积极组织、推动下,经过青大附院、解放军401医院等获得移植资质的医疗单位共同努力,特别是在青岛市民文明观念提升基础上,我市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发展快速,科学公正、符合伦理的公民逝世后无偿捐献体系初步建立并稳健发展。青岛市红十字会三捐献办公室张少芹处长介绍,到目前青岛市已实现捐献器官495例,救治器官衰竭者1500余名,青岛的捐献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

  “这些捐献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他人,给了众多病患重生的机会,延续了他们的生命,这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青岛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建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是一座有着大爱的城市,正因为市民的热情和爱心,我市也成为国内开展遗体、器官和角膜捐献工作较早的城市。从上个世纪青岛的沈福彭和束星北两位著名学者做出捐献的约定开始,由一个人到一个群体,再由一个群体到一种风气,青岛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工作快速发展,这其中凝聚着千千万万青岛人的热情和爱心。(记者 孙启孟 通讯员 饶伟)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绩效+竞争!山东分配3.99亿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

    03.png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财政投入要发挥“急先锋”作用,资金分配要迅速,更要科学有效益。通过“绩效+竞争”的分配方式,充分体现谁的综合绩效好、谁的工作积极性高就支持谁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的引导作用。[详细]

    04-12 07-04新锐大众
  • 山东引才进入工程化品牌化时代 “泰山品牌”成标杆

    002.png

    省级层面的引才品牌,山东还有“齐鲁之约”海外引才活动,“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等引才品牌化工程。这些人才工程的实施,实现了省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的互动衔接,开启市级层面品牌化引才、育才、用才的新格局。[详细]

    04-12 07-04大众日报
  • 济南今年要整治461个老旧小区,惠及10万余户居民!

    45.png

    11日,济南市房管局发布《济南市2018年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实施方案》,今年,济南将整治改造461个老旧小区,涉及10万余户居民。对2018年之前已完成的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查漏补缺,巩固提升。[详细]

    04-12 08-04齐鲁壹点
  • 青岛获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 今年开工300万平米

    010.png

    全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美好置业集团,计划共投资18亿在即墨、胶州建设三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生产装配整体式混凝土预制构配件。装配式建筑的绝大部分构件部件都是在工厂生产的,现场湿作业很少,能大大减少工地的扬尘,城市的空气质量会更好。[详细]

    04-12 07-04青岛新闻网
  • 青岛公交设海鲜存放箱 提着海鲜上公交再也不尴尬

    四月中旬至五一前后正是吃鲅鱼的最好时节,前去沙子口买海鲜的市民也逐渐增多。近日,记者从青岛公交市南巴士第六分公司了解到,为方便市民在乘车途中保持海货的新鲜,104路线的部分车辆特设海鲜存放箱,代替市民保管购置的海货,受到不少乘客的好评。[详细]

    04-13 08-04青岛新闻网
  • 12只日本灰袋鼠乘飞机抵青岛机场 将落户栖霞动物园

    此次保障的12只日本灰袋鼠是日本动物园作为对前期从荣成栖霞动物园运往日本的1只美洲狮和2只美洲豹的回赠“礼物”。近年来,青岛机场保障进出口活体动物逐渐增多,先后成功保障了“国宝”大熊猫、丹麦北极狐、华南虎、美洲狮、美洲豹等珍贵动物。[详细]

    04-13 08-04青岛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