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鲁网4月9日讯(通讯员 董云宇 张鲁)“我们都没把他们当第一书记,他们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他们就是刘垓子镇人,就是我们刘垓子镇的一户一员,一个村民。”说这句话的,是临清市刘垓子镇刘垓子村党支部书记刘福祥。2017年2月22日,根据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省派第三轮“第一书记”工作组徐世太、姜伟、李洪一行三人来到临清市刘垓子镇,分别在刘垓子村、姜庄村、许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为期2年的扶贫帮扶工作。作为在高校教书育人做学生工作的老师,他们将如何给这个离省城150公里远的贫困农村带来不一样的变化?从城市到农村,他们怎样迅速熟悉情况,快速转换角色,理清思路,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理思路定规划 探寻发展新路子
“你们是来镀金的吧?”“你们一个当老师的来我们村能做啥?”当三位老师第一次在村民大会上与广大村民见面的时候,村民心存疑惑地看着三位略显斯文的“第一书记”,不信任写在了脸上。
见此情景,三个人深知要想尽快融入其中,就必须与村民打成一片,丢掉斯文、俯下身子、实事求是,集中统一进村摸底,和群众拉手说话、贴心交流,同甘苦、共劳动,遇到问题共同商量,共同解决,不分彼此。另外,三位“第一书记”他们还把年轻时候在农村学到的看家本领向村民展示出来,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也在村两委干部队伍中树立起表率。
徐世太、姜伟、李洪三人每天起早贪黑,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困难户、老党员等村民家中,面对面与他们拉家常、谈心里话,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及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忧、所盼。他们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走遍了刘垓子村、姜庄村、许庄村的每一块土地,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村里的情况。一忙起来,他们一个星期洗不了一次澡,回不了一次家。
根据走访调查分析,确定了以党建筑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创建村集体企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后,他们就全身心地扑在找准项目推进帮扶工作上。在地方政府统筹项目资金的情况下,工作组积极探索新的产业项目,先后到武城、高密、莱西、章丘、聊城、茌平、高唐、齐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与产业项目考察,行程3000余公里,走访企业与项目考察近30余家。
解难题做实事 改善村民生活状况
“第一书记”工作组帮扶的刘垓子村、姜庄村、许庄村之前的大部分道路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一直困扰着村民的出行,也成为村里经济发展的瓶颈。工作组了解情况后,一致确定了村基础设施帮扶计划,在村里修路的基础上,他们又多方协调,为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以及LED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也温暖了村民的心。
要为一个经济薄弱村找到好的致富项目,难度并不小,三人深知作为“第一书记”,这个“第一”既带着组织的信任,又带着群众的期盼,担子不轻,责任不小。驻村一段时间后,主动找他们聊天的老百姓多了起来,虽然老百姓对他们的接纳和认可度提高了,但他们心里明白,老百姓渴望脱贫的期望值没有降低。每当听到老百姓乐呵呵地说:“我们愿意相信政府、相信第一书记,我们等着你们带领我们发财呢!”三个人感到既兴奋又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深感这些话的分量和村民们期盼脱贫致富的愿望。
在三位“第一书记”的努力下,三个村分别探索出了符合村情的扶贫之路。刘垓子村依托现有“临清市福裕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扶贫专项资金80万元,种植特色矮化苹果270亩。目前合作社分东西两区,核桃120亩,苹果320亩,共占地440亩。姜庄村利用省级旅游扶贫村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及采摘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460亩。按照扶贫专项资金安排,2017年投资160万元,建造了13座冬暖式大棚、8个拱棚已建成外包,园区内已种植了苹果、桃子、欧李、钙果等18个果树品种,3万余棵。园区务工社员100余人次,提高了农民收入。许庄村利用村集体20亩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光伏项目,每年能为村带来集体收入5万余元;与东阿阿胶集团合作建有20亩600头黑驴养殖场,目前项目正在运作中。
助就业留住人 凝聚人心“造血”脱贫
国家产业扶贫资金是有限的,单靠国家“输血”扶贫,是难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对此,三位“第一书记”积极探索产业扶贫项目,转变扶贫模式,不单靠“输血”式扶贫,还要积极“造血”扶贫。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第一书记”徐世太所帮扶的刘垓子村确定了渠道宽、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符合当地实际的服装来料加工作为精准扶贫重点发展项目,并依托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调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爱心捐活动,筹集资金近30万元创办了村办企业“临清市善爱服装厂”。
目前服装厂已步入正轨,营业收入与利润逐步提高。该项目为近40名当地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帮包村及周边群众和贫困户家庭收入。一位在服装厂上班的中年妇女告诉记者,她们做梦都没想到,在不耽误接送孩子、照顾家庭的情况下,一个月有了接近3000元的收入。接下来,“善爱服装厂”还将在姜庄、许庄两个村设立分厂(分车间),便于引导帮扶村更多的群众及贫困户参与来料加工,力求走出一条贫困人口不出村、村内就业就地脱贫的路子。
徐世太告诉记者,扶贫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只有让农村自己形成一套有效的脱贫致富机制,才能实现老百姓真正、长久的富裕。有了致富的思路,更要有能干事的人。“第一书记”担负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任,贫困的事实留不住有能力的人。因此,三位“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开展自身帮扶活动,统一两委班子的思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走访,让班子成员多走动,多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关注村里青年人的成长,在实践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选拔青年后备干部,人活起来,事才能做成。
看长远重教育 大力实施科教扶贫
“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在三位“第一书记”看来,新一轮扶贫工作,除了智力扶贫、技术扶贫之外,还要注重教育扶贫。
徐世太告诉记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成效明显,正得益于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学校党委多次召开党委会和现场办公会研究“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学校各部门、学院积极参与,形成了全员参与帮扶工作的良好局面。
去年六一,学校团委、体育部、舞蹈学院与刘垓子镇中心小学开展“庆六一”联谊会,并向学校捐赠了体育活动器材、图书,向部分小学生捐赠衣服、文具等;组织学校师生利用暑假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调查、特色支教活动,开办广场舞培训班;在刘垓子镇中心小学进行国旗护卫队培训,该活动被团中央表彰为优秀社会实践活动;为刘垓子镇中学新建食堂捐赠了120张餐桌和600个餐凳;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到刘垓子镇孔集小学看望部分贫困小学生,并为他们带来了爱心书包文具等,该活动被临清市教育局以《“小书包”促进大成长—学校迎来“第一书记”》为题进行报道;校村共建农家书屋,学校培训部为农家书屋捐赠农业科技图书200余册。
正是有了学校的支持,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三位“第一书记”一致表示,他们一定当好学校与帮包村的桥梁,准确诊断贫困“病情”,找出致贫原因,建立个性化的动态管理档案,做到因村因人施策,在学校的支持下,发挥好帮包村的特色优势,力争尽早完成精准脱贫任务。
“能够工作在全国脱贫攻坚的一线,是人生的幸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把组织上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利用自己的学识实现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达到小康的目标。”这是三位“第一书记”共同的心声。他们希望能成为所帮扶贫困村永远的荣誉村民,他们明白,两年后人会离开,但他们的心却会留在这里。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中,他们都会续写着与帮扶村庄的情缘,因为他们曾是这里的“第一书记”,这里是他们从教路上的另一处“课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为健全完善公务员奖励工作,充分发挥奖励的导向作用,激发全省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公务员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及时奖励工作的通知》。[详细]
2018年,教育部将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高校专项计划),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将安排部分招生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市、区)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详细]
距离济南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通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试运营:载客试运营是指空载试运行结束并顺利通过开通评估后,即按照开通服务水平进行对外载客服务,时间一般为一年。[详细]
8日,记者获悉,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首批对外招商项目,共281个项目、涉及13方面,包括16个地产开发、片区改造项目。北全福汽车城地块招商项目 原小辛居工业园地块招商项目 菜鸟西侧工业地块招商项目 历城区东风街道地块招商项目 济钢片区土地熟化及开...[详细]
记者从烟台车务段了解到,今天零点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烟台车务段管内增开8.5对旅客列车。其中,增开烟台到石家庄、烟台到菏泽、济南到威海等日常开行旅客列车5对;增开济南西到荣成、平原东到威海等高峰线旅客列车2.5对,另外增开周末线旅客列车一对。[详细]
齐鲁网青岛4月9日讯。由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主办,青岛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青岛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及轮胎(青岛)展览会今天在青岛开幕,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17年,山东轮胎出口交货值5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连续多年居国内第一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