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祭品让清明祭祀庸俗化

2018-04-06 20:12:30 来源: 新锐大众移动端 作者:

  张立美

  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品种“与时俱进”,商家“脑洞大开”,不仅限于传统的纸人纸马,各种“冥府版”的豪车、游艇、飞机,冥币版的“银行卡”,以及所谓的“冥界国际护照”、“房地产证”、“国际地府机动车驾驶证”等均有在售。(4月5日《北京青年报》)

  “冥府版”的“护照”、“房产证”、“豪车”、“游艇”、“飞机”等祭品,确实够“与时俱进”,很新潮,让没有出过国、做过飞机的已逝先人、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体验一把现代生活,但是,清明祭扫焚烧这类“奇葩”的新潮祭品,其实只是看上去对已逝的先人、亲人很有“孝心”,实质上是让本应非常严肃、庄严的清明节祭祀活动,彻底沦为一场庸俗化、粗鄙化的娱乐闹剧,玷污了清明节的初心,背离了清明节的内涵。

  众所周知,清明节祭祀的初心和本意是清扫已逝先人、亲人的坟地,缅怀和追思逝去的亲人、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这决定了清明节祭祀跟过年祭祀一样,都是一项仪式感非常强、很严肃的精神活动,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哀思的内容要远远大于祭祀的形式和本身。换言之,对已逝的先人、亲人的纯洁情感、追思缅怀是清明节的核心内涵,至于采用什么样的祭祀方式并不那么重要。

  一些人耗费大量钱财购买焚烧各种“奇葩”祭品,这俨然是把严肃的清明祭祀当成一种嘻嘻哈哈的娱乐活动。而且,很多人乐于焚烧这类“奇葩”祭品,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和虚荣心,冲淡了对已逝先人、亲人的敬畏、思念、缅怀。更有甚者,认为清明祭祀烧掉的钱财越多,老祖宗才会越保佑他们,实质上是封建迷信思想在作祟。

  再者,清明祭扫焚烧“奇葩”祭品有不小的危害。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奇葩”祭品,并不完全是纸质的,有不少是塑料制品,生产这些“奇葩”祭品需要耗费大量社会资源。而且,焚烧塑料制成的“奇葩”祭品,既污染了生态环境,又容易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清明节期间,全国共发生火灾2975起;2016年清明节期间,全国共发生火灾3190起;2017年清明节期间,全国共发生火灾3351起,死亡10人。

  移风易俗,让清明节回归对先人、亲人的哀思和缅怀的内涵上来,就必须对传统的祭祀方式、“奇葩”祭品说不,这既需要堵塞,也需要引导。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和严惩生产、销售各类“奇葩”祭品的行为,从源头上堵住清明祭祀焚烧“奇葩”祭品现象。《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应将“飞机”等“奇葩”的“新潮”祭品定性为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其次,既引导人们选择绿色祭祀方式,互联网祭祀方式,也引导人们清扫墓地别只在清明节,追思、缅怀亲人不该只等到清明节。再者,引导和呼吁人们活在当下,好好孝顺、关爱尚在人世的父母、亲人,“常回家看看”,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