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近日,记者通过连续走访发现,济南的多数山体公园都建有私坟,给上山游玩的市民造成了不小的视觉干扰。针对山体公园上的私坟,相关部门表示坚决杜绝新坟再建,但要把存量坟迁走并非易事,需要林业、民政、园林、国土等多个部门联合整治。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管理办法,让济南山体公园更美。
为防清明祭奠引发山火,林场已在燕子山上立起警示牌。记者 王杰 摄
燕子山环山路旁私坟,市民散步随时可见。 记者 王杰 摄
阻断新建
建围墙防坟墓外扩
安排保安每天巡山
腊山从2015年开始就被列为重点山体公园建设项目,依托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独特的区位,如今已经打造成集宜人、近绿、亲水于一体的山水公园。但是,腊山上分布着7000多座坟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效果和山体公园的建设进度。
面对这些私坟,槐荫区园林局和腊山公园管理处新建了围墙来防止坟墓外延,为了防止有人在山上再建新坟,现在每天都安排保安巡山。
“多数坟是附近村民建的,有的都有上百年历史了。”槐荫区园林局工作人员称,由于年代比较久了,而且有些坟还是无主的,也不能乱动,在整治上存在不小的难处,对于现存的这些坟头他们也很头疼。
工作人员表示,老坟不能动,但现在坚决杜绝在山上建新坟。“现在每天都要安排专人进行巡山,一旦发现苗头,就上前去制止。”工作人员称,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配合的,保安发现后上去制止,当事人就不会再建坟,并且最近几年腊山没有新建的坟头。
另外,为防止山上建私坟现象,相关部门在腊山南边的克朗山附近建了一座针对附近村民的公益性公墓。“任庄、张庄、水屯、大杨庄等腊山附近村庄里的人过世之后都会埋在那里。”任庄村民刘女士称,公墓不对外地人开放,对本村人简葬免费。
现实难点
迁坟工程浩大复杂
存量坟迁走非易事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属于郊区或者远郊的山体被规划建设成山体公园,俨然成为市区居民休闲健身好去处,在给市民带来福利的同时,却也面临着“坟墓煞风景”的尴尬。
那么这些山体公园的私坟又该如何清理整治呢?据了解,山东省林业厅曾联合民政厅等相关部门一起推动过山体私坟的清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济南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多数村民认为祖坟不能随便动,动了就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所以让大家迁坟难度很大。
“迁坟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仅凭林业局或者园林部门难以完成。”济南市林业局工作人员称,对于山体公园建私坟现象,现在能做的只是防止新坟出现和防范火险,但对于之前存在的坟头,林业局办法也不多。
市中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也曾给附近居民宣传过海葬、花坛葬等绿色丧葬形式,但是囿于传统观念,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山体私坟牵扯到林业、园林、民政、国土等多个部门,需要相关部门带头,多个部门联合清理整治。
有效经验
建村级公益性公墓
给本村村民成本价
那么如何让人们不再在山体公园上建坟?记者了解到,目前主要有修建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两种方式,在这方面章丘区和济阳县做得相对较好。
章丘区现有公益性公墓38处,其中玉安园公墓正在紧张施工中,这是章丘区第一座大型公益性公墓。其余37处公益性公墓主要分布在普集、明水、双山、相公、圣井等街道,均为村级公益性公墓,面向本村村民以成本价销售。
2018年年初,章丘区对城乡道路主干道两侧实施平坟清碑行动,总计548处,面对现存公墓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现实情况,章丘区也计划新建三处大型公益性公墓。
章丘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称,2018年年底前,在南部山区建设玉安园公益性公墓的基础上,计划利用章丘南部荒山再规划建设1处区级大型公益性公墓;在中部相公、普集一带利用荒山规划建设1处区级大型公益性公墓。
济阳县建起了县级骨灰堂,农村社区建立了80处骨灰堂(祠堂)。“辖区内的村民免费存放骨灰,新的乱埋乱葬问题基本没有了。”济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称,之前家里有老人去世都会埋在自家地里,每座坟占地约5平米,有了祠堂后,一个村可节约200余亩土地,村民办丧事费用能节省3000元。
学者建议
山体公园是公共空间
应着眼长远管理规范
山体公园集生态建设和市民休闲于一体,从2018年开始,济南将利用3年时间改造山体72座,开工建设山体公园20处。
现在,山体公园已经成为济南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场所,可是又该如何解决“活人休闲”和“死者安息”之间的矛盾呢?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山体公园是满足市民需求的稀缺资源,属于公共空间,政府应该制定长远的管理办法,去制止、引导、规范山体建私坟现象。
“大多数市区内的山体公园都有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先于山体公园规划建设的村民祖坟,另一种则是私挖乱建的。”王忠武称,这两种情况应该区别对待,祖坟具有一定合法性,应该规范和引导,私建乱挖的属于违规甚至违法,应该制止清理。
王忠武认为,传统的土葬方式已经不适应城市发展“人多地少”现实情况,从长远来看不具有可持续性。“政府应该多提倡海葬、花葬等绿色生态葬的方式,让不占用土地意识从道德层面上立起来,在经济层面上给予一定补偿。”王忠武说,迁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政府应该出一个比较长久的规划。
据记者了解,西方国家对风水不太讲究,他们的很多城市公园里面都有墓地,比如马克思的墓地就位于伦敦北部海格特公墓内,另外像美国的越战纪念园,它既是城市公园,也是一个墓园。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王晨光认为,山体公园建墓地的问题,绝非轻而易举就能解决,政府应该有系统的解决之道,让山体公园变得更美。
记者手记:
“公墓”变“公园”究竟有多远
随着济南城区的快速扩大,以前属于郊外的一些山头已变为小区环绕的山体公园,并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好去处。如此一来,那些隐藏在山林中的坟茔,与附近居民日益扩大的活动形成了不小的冲突。目前,为防止居民在山体上或者耕地上新建坟墓,最主要的解决方式就是建设公墓和骨灰堂。
这些公墓和骨灰堂多位于城郊,将来也许总有一天郊区公墓会逐渐被囊括进城市。因此,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单纯建设公墓,将来也势必会面临类似“山体公园藏私坟”的尴尬。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呢?那就是发展生态式的公园墓地,诸如法国巴黎的城市公墓、美国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俄罗斯的新圣女公墓,一个不再是人们心目中那种荒凉、阴森和恐怖的墓地,而是集游园观光、生命教育、人文纪念和阳光祭祀的人文纪念公园。
据了解,作为附加公墓功能的公园,必须同时具备景观、功能和纪念价值三个层面。通过地形整理、植物栽植和雕塑征集,实现了园艺造景;在安葬方式上,采用节地生态葬,倡导现代殡葬;安葬的代表性人物,是一座公墓式公园能够吸引游客的“魂”。
济南的“公墓”离“公园”究竟有多远呢?也许济南目前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是城市的规划应该要看得长远,政府相关部门从现在起就应该建立这样的理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业文 王杰)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我省将在营造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加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加快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基础等方面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详细]
“外地户籍人口在济办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有望立等可取,当场受理当场出证。”4月2日,记者从济南市公安局户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济南将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进一步提升户政服务水平。济南市自去年8月份放宽了落户政策,至去年年底,新增落户...[详细]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3月31日晚播出的节目《蓝天保卫战》,积极评价济南的环境之变。从2017年12月25日新华社点赞济南“治霾走心换群众暖心”,到2018年2月18日人民日报表扬济南的“禁鞭令”,再到央视发出“‘济南的冬天’又回来了”的感慨……短短一段时间,三大...[详细]
时间进入四月,距离市民期待的“明湖秀”上演越来越近,“一湖一环”也已经成为济南市民夜间游玩的好去处,与众多的活动共同构成“泉城夜宴”,一同点亮济南的夜空。这场盛宴如何更好地发掘济南历史文化底蕴,向市民和游客展现济南特色?日前,记者跟随济南市政协第四专题...[详细]
最近几天,青岛沙子口国家渔港的鲅鱼大量上岸,春鲅肥美尝鲜正当时。岸上批发商早已等待多时,鱼一落地工人就开始熟练分拣,一船春鲅一小时内售罄。截至目前,今春沙子口上岸的最大鲅鱼在15斤左右,大块头供不应求,人气极高。[详细]
4月3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外科收治一名右侧锁骨里插着一根木棍的青年男子,这名男子神志清醒但精神萎靡,情况非常危险。随即,急诊外科联合多学科开展了紧急会诊,并进行了手术,手术顺利完成,自此,齐鲁医院又顺利完成了一例高难度树棍穿刺伤手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