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时报4月2日讯 在济南开公司将越来越容易。4月2日,高新区举办“证照分离”改革正式运行暨培训会议,103项事项纳入改革试点。记者了解到,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试点工作也已经展开,济南市“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正式拉开大幕。
“证照分离”中的“证”指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照”指营业执照,“证照分离”改革就是推动“照后减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
据悉,此次改革主要针对的是许可类审批事项,目前已梳理出103项,制定出五种审批改革方式。其中5项完全取消,包括出版物出租经营备案、药品广告备案、医疗单位使用放射性药品许可证核发(仅限一、二类)、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认定(境外就业、留学除外)、车辆营运证核发(仅适用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车辆营运证),4项由审批改成备案,23项实行告知承诺制,38项将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还有33项仍然要强化市场准入监管。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在济南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济南市高新区“证照分离”协作共享平台,利用“双告知”构建部门监管信息的共享机制,达到登记和监管的有效衔接、互通有无。“比如说,有市民想开办一家教育机构类的企业,在办理了营业执照之后,相关信息就通过这个平台直接推送给了教育部门,无论是后续办理相关许可还是事后监管,都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来达到监管的目的。”该负责人表示。
此前,在“先证后照”时代,要开办一家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先照后证”改革之后,企业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如今的“证照分离”进一步简化了流程,一些审批事项被取消,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
按照省政府部署,济南高新区和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从今年4月开展“证照分离”工作,“证照分离”将于下半年在全市推广。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我省将在营造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加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加快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基础等方面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详细]
“外地户籍人口在济办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有望立等可取,当场受理当场出证。”4月2日,记者从济南市公安局户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济南将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进一步提升户政服务水平。济南市自去年8月份放宽了落户政策,至去年年底,新增落户...[详细]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3月31日晚播出的节目《蓝天保卫战》,积极评价济南的环境之变。从2017年12月25日新华社点赞济南“治霾走心换群众暖心”,到2018年2月18日人民日报表扬济南的“禁鞭令”,再到央视发出“‘济南的冬天’又回来了”的感慨……短短一段时间,三大...[详细]
时间进入四月,距离市民期待的“明湖秀”上演越来越近,“一湖一环”也已经成为济南市民夜间游玩的好去处,与众多的活动共同构成“泉城夜宴”,一同点亮济南的夜空。这场盛宴如何更好地发掘济南历史文化底蕴,向市民和游客展现济南特色?日前,记者跟随济南市政协第四专题...[详细]
2016年11月底,山东省住建厅发布的《建筑设计和装修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2017年,设区城市新建高层住宅实行全装修,2020年新建高层、小高层住宅淘汰“毛坯房”。只是2009年,为应对危机而出台的房地产刺激政策,效果过于明显,房价上涨很快,2010年又得抑...[详细]
日前,济南“人才新政30条”发布了第二批配套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支持企业,优先推荐其申报省级重点支持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优先支持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直接纳入我市创业导师团队;优先支持发起组建产业联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