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山东省国税局、山东省地税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山东国地税为全省1385户“走出去”企业落实税收优惠17亿多元。
“全省税务部门不折不扣地兑现税收协定、境外所得税抵免以及出口退税等各项税收政策红利,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支持他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据省国税局副局长孙德仁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省“走出去”企业共计1385户,2017年度实现境外所得112.9亿元,境内抵免税款12.6亿元,同比增长35.4%;税务部门为“走出去”企业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49份,帮助“走出去”企业在境外享受税收协定优惠4466.5万元,同比增长34.6%;“走出去”企业用于对外承包、境外投资的货物出口额14.4亿元,办理境外投资出口退免税4.1亿元。
为积极响应企业诉求,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全省税务部门积极运用税收协定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税收维权保障,帮助企业通过相互协商程序解决税收争端,避免“走出去”企业在境外遭受税收歧视和双重征税等不公正税收待遇。烟台市国税局发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在某国遭遇不公平税收待遇后,经层报省局和总局,发起双边磋商获得成功,直接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30余万元。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在中亚某国遭遇不公正税收待遇,涉及税款650多万元,税务部门通过“网上直通车”收到企业税务协商请求后,快速启动响应机制,及时指导企业启动了跨国税务协商程序。据介绍,全省税务机关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创新打造“网上税务局”,设立了跨境税务争端“网上直通车。
今年,山东省税务部门将以“走出去”企业涉税诉求为导向,做到服务效能再提升、服务项目再精准、服务保障再加强,打造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升级版。
为确保服务效能再提升,全省税务将优化业务流程,简化税收协定执行程序和《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开具程序,实现“最多跑一次”。开辟出口退税“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做好税收“减法”。
建立“走出去”纳税人清册和税收服务“一户式”纳税人档案,按照投资形式、投资目的国税收政策等,梳理、充实、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和政策的内容,为纳税人境外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已经开始,外籍高端人才也不例外。日前,省人社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离岸创新人才认定和引才用才补贴申请工作的通知》,根据人才引进使用数量和基地规模,经评审认定,分三档给予离岸创新创业基地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的引才补贴。所谓离岸创新...[详细]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发布《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了山东省向符合条件人才颁发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凭证(“山东惠才卡”),高层次人才凭“山东惠才卡”享受绿色通道服务。[详细]
为加快推动青岛邮轮旅游发展,聚合国际顶级邮轮产业力量,打造邮轮旅游新品牌,推进青岛建设世界一流邮轮母港和国际海洋名城,3月30日,青岛邮轮旅游发展联盟成立暨邮轮运营合作签约仪式在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举行。随着邮轮旅游旺季的到来,今年歌诗达“幸运号”...[详细]
清明节临近,不少小伙伴们都在关注高速出行情况,先给广大车主们吃一个定心丸,清明假期,7座及以下的小客车是免费的,免费时间为4月5日0时至7日24时。另外,山东高速交警还预测了小长假期间,高速拥堵时段和时间、事故易发路段等,清明出行要提前做好打算哦~ [详细]
今年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为16.891亿元,现已全部分配到各地。据了解,我省将改变过去对购置补贴机具台套总量进行限制的做法,明确每年每户农民享受补贴资金最高上限为100万元,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享受补贴资金最高上限为500万元,农民享受补贴的额度进一步得到提高。[详细]
山东省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修复生态环境,呵护绿水青山。去年,淄博市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行河长制,并在全省率先设立河湖管理委员会,明确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管护责任。在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大徐村,村委成员徐坤良被选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