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50多名大学生陷"套路贷",有的为躲债举家搬迁

2018-03-28 07:41: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朱文龙 张帅

  向一家贷款公司借九千元周转,却一环套一环被迫向另三家公司贷款,滚成数万元债务。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是近期却屡屡发生在一些大学生身上。近日,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区分局打掉一个涉嫌诈骗、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犯罪的“套路贷”涉恶团伙,打响了济南市对“套路贷”犯罪开打的第一枪。

  大学生借钱买手机

  2700元欠款成噩梦

  小张是济南某高校的大学生,因想换部手机,萌生了向“放贷公司”借钱的念头。

  2016年9月,小张从一家“放贷公司”借到九千元,兴冲冲地买到了朝思暮想的手机。一开始小张每月还款挺及时的。可就剩下2700元还没有还上时,意外发生了。小张的银行卡丢了,没有及时还款造成了逾期。“放贷公司”的人逼迫他偿还欠款和逾期所产生的利息,总计七千余元。

  小张一听愣了,明明只剩下2700元没还,多出来的四千多元是咋回事?催债人说,这是借款合同里面规定的。

  当他为还钱焦头烂额时,借贷公司的刘某出现了,说他有办法让小张还上欠款。

  于是,在2017年9月21日,这个刘某将小张带到了长清,在一家名为“齐鲁私贷”的公司,借得高利贷15000元。

  为了还这15000元,小张又先后从第三家、第四家公司借款。因无法还清,遭到催收人员殴打,被打成了轻微伤。无奈之下,小张只能选择了报警。

  借到手一万元

  借条上却是32000元

  自2018年1月以来,长清警方就接到多起类似小张这样的,大学生因借贷被讨债引发的警情和举报。

  大学生王某在“齐鲁私贷”公司实际借款10000元,被要求还款16000元,每半月还款8000元,分两次还清,结果被要求“借一押一”,按第二次应还款日期打借条32000元,每次逾期按32000元催收。王某因第一次还款逾期被“齐鲁私贷”人员限制人身自由,其间被八名嫌疑人轮番殴打,最终被致轻伤。

  大学生乔某也因还不上“齐鲁私贷”的借款,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40余小时。

  警方调查发现,多起警情和举报指向同一家“放贷公司”。这家公司是由于某、齐某两人成立的。二人因从事借贷业务相识,未经许可注册,于2016年5月在长清大学城常春藤小区合伙成立“齐鲁私贷”,共同出资、平分盈利。同时二人分别负责一个小团队,用老业务员带新业务员,招揽大学生借款,有较为固定的“业务流程”和“行业规矩”,分工明确,按比例提成。

  1月23日晚,刑警大队组织三十名警力,兵分三路对前期确定的嫌疑人办公地点和住处进行统一行动,当场传唤于某、齐某、刘某等11人,查获账本20余个、借款合同30余份,以及相关借款人信息200余条,又于次日传唤嫌疑人3名。

  专案组连夜组织审查,发现该团伙成员涉嫌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多起犯罪事实。

  1月24日,长清区分局依法对于某、齐某、刘某等9人刑事拘留。

  五名学生离家出走

  三个家庭被迫搬家

  经警方调查,于某、齐某、刘某等人假借“齐鲁私贷”“齐鲁投资”小额贷款公司名义,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侵害目标,通过“网贷”“微贷”、校园广告、中介等途径招揽有需求的大学生借款。

  于某等人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和不想让家人知道的特点,以个人民间借贷为幌子,以“行业规矩”“借一押一”“借一押二”等各种名目为由,通过签订“阴阳合同”“虚高借款合同”等明显不利于借款人的债务合同,非法获取“手续费”“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金钱利益,过程中采取“肆意认定违约”“层层转贷”等方式,达到非法索取巨额金钱的目的。

  为了催款,于某、齐某等人多次使用暴力、恐吓、要挟、侮辱、骚扰等手段向大学生和其家人施压,如在威海、莱芜、德州等地,多名被害人家门、院墙上被喷漆、大字涂写侮辱性语言,用高音喇叭喊话损害被害人名声。据调查,于某、齐某等人团伙侵害对象中,有五名被害人因不堪催收压力,离家出走,有三户被害人举家搬迁。

  目前,警方已先期确定了五十余名分布在全省各个城市的借款大学生受害者。

  3月26日,检察院对该团伙中涉嫌诈骗、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犯罪的7人批准逮捕,另有11人取保候审,1人上网追逃。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朱文龙 张帅 实习生 毕杨 通讯员 贾颖颖 王晓康 费聿凡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山东50项环保突出问题完成全面整治 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m_1c3212749d768039c8385f100936889a.jpg

    26日,记者从山东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57μg/m3,比国家下达任务降低了4μg/m3。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管言明介绍,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山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详细]

    03-27 08-03齐鲁晚报
  • 山东全面启动省级预算执行审计 加大对重点改革领域、重点环节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审计力度

    201507281842063006.jpg

    记者从省审计厅获悉,日前,我省2018年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全面启动,将重点对省财政厅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省发改委参与预算资金分配情况、全省地方税收征管情况、省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情况、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展开审计。 [详细]

    03-27 09-03大众日报
  • 2020年济南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常住人口预期在770万人

    1112352456_title1n.jpg

    《济南市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近日出炉。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77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500万人以上,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详细]

    03-27 09-03舜网-济南日报
  • 中国297城综合发展排行榜:青岛位列16,省内第一

    搜狗截图18年03月27日0851_1.jpg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开发行。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排行榜显示,北京蝉联综合排名榜首、上海位居亚军,深圳排名第三。[详细]

    03-27 08-03中国日报网
  • 鲁东大学王树春教授捐出毕生“宝贝”成就一座博物馆

    鲁东大学已故教授王树春一生有着传奇的经历,被誉为“生活中的强人”、“艺术中的苦学派”;生前,他将自己毕生的书画珍品无偿捐赠给学校,建成鲁东大学博物馆。鲁东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吕秀林介绍,鲁大博物馆主体部分是“王树春书画馆”、“胶东清代书画馆”,都是已...[详细]

    03-28 07-03齐鲁壹点
  • 青岛这套金银书写的宋代古经卷 曾轰动中国文物界

    即墨区博物馆珍藏了一部宋代用金银书写的书——《妙法莲华经》,1987年,这本精美的古经卷曾轰动中国文物界,博得“稀世珍宝”的美誉。至于经卷的装裱,均为卷轴装,包首用黄色及淡青色云纹绫,内面为金色樗蒲纹印花绢,包首内印花绢的纹饰十分清晰。[详细]

    03-28 07-03青岛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