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3月26日、27日,两场庄重而简朴的公益生态安葬及共祭仪式在济南市玉函山安息园举行,近60位逝者家属选择让亲人回归大地,与鲜花为伴。据了解,与往年相比,这几年参加生态安葬的不再仅为低保户群体,越来越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市民开始接受节地生态安葬。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目前山东生态安葬率约为30%。为了倡导更多市民选择生态安葬方式,济南、青岛、泰安、东营、烟台、威海、日照、济宁等市对选择骨灰撒散、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进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1000元-4000元,受益群众2000余人。从2018年1月1日开始,济南市加大对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力度,对骨灰撒散或骨灰海葬、河葬的,奖补4000元;对使用可降解骨灰容器或骨灰直接入土不留标志的,奖补3000元;对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的奖补2000元。
节地生态安葬,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据悉,山东每年平均火化尸体近60万具,约占全国火化总量的十分之一,传统的墓地安葬方式,日益凸显占用土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弊端。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全省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对节地生态安葬的接受度逐步提高。据悉,青岛市自开展骨灰撒海以来,约有2万具骨灰撒入大海,节省土地50余亩,节约开支4亿多元。新锐大众 记者 齐静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26日,记者从山东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57μg/m3,比国家下达任务降低了4μg/m3。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管言明介绍,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山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详细]
记者从省审计厅获悉,日前,我省2018年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全面启动,将重点对省财政厅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省发改委参与预算资金分配情况、全省地方税收征管情况、省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情况、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展开审计。 [详细]
《济南市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近日出炉。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77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500万人以上,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详细]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开发行。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排行榜显示,北京蝉联综合排名榜首、上海位居亚军,深圳排名第三。[详细]
根据省环保厅3月27日发布的全省1、2月份空气质量数据,记者进行了统计分析:今年前两月,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到35天,约为六成;重污染天数平均为5.6天,不到10%,累计减少了3.4天。[详细]
日前,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20年基本实现天然气供应“镇镇通”、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60%以上的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