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脱贫不等不靠 致富敢闯敢干
山东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本报济南3月27日电 (记者徐锦庚、潘俊强)走进邻村苏庄的一个养殖场,山东省嘉祥县梁宝寺镇红旗村贫困户王兆玉顿时傻了眼:主人苏希波只能靠膝盖挪动,仅半人高,但身残志坚,经营有方,年收入七八万元,还带动5户贫困户脱贫。“脱贫要先立志,关键靠自己,精神可不能垮。”苏希波语重心长。
王兆玉满脸羞红:“你都能自食其力,我有手有脚,不能再赖着政府了。”扶贫干部趁热打铁,帮他联系了一份仓库保管员工作,月收入1000多元。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山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山东在贯彻落实中,着力给贫困群众输送精神给养,引导他们增强主体意识,挖掉精神上的穷根。
转变思想观念,解决“不想干”问题。有的贫困群众缺乏脱贫激情,晒着太阳看着干部干,坐等党和政府送小康。这种“等靠要”思想,成为脱贫攻坚最大拦路虎。山东通过红色文化激励、传统文化滋养、先进文化引导等方式,转思想、扶志气、长本领,让贫困群众的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父辈抢着拥军支前,现在让俺吃喝全靠政府,这不打俺的脸吗?”按政策,蒙阴县72岁贫困户徐美凤可以享受“兜底脱贫”,但她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养殖长毛兔,光荣脱贫。
推广职教技能培训,解决“不会干”问题。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弱、技术水平差,素质“贫困”也阻碍着贫困群众脱贫。山东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本领,推广“田间课堂”“大篷车下乡”等培训模式,近两年已免费培训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55.1万人次。山东还利用身边典型言传身教,让本村近邻的脱贫户与贫困户结成对子,树信心、传经验、找门路。菏泽市从脱贫户中选取有代表性、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案例,编印《菏泽扶贫60例》,让贫困户照着学、比着做。
强化基层建设,形成“有人领”局面。从2012年开始,山东先后选派4万多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强“两委”,促脱贫。“驻村帮扶责任人逐户逐人问:会干啥?能干啥?想干啥?再帮贫困户解难题、找路子。”省扶贫办主任时培伟告诉记者,爆米花、做豆腐、刷油漆等都成为贫困户的增收项目。全省建立1万多个精准扶贫理事会,老干部、老党员、致富能手与贫困户代表全程参与并监督扶贫。各地还设有扶贫联络员,登门入户讲政策、听需求、出点子、办实事,成为贫困群众的“眼、嘴、耳、腿”。2016年以来,山东已有135万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脱贫,占脱贫人口的58.4%。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26日,记者从山东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57μg/m3,比国家下达任务降低了4μg/m3。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管言明介绍,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山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详细]
记者从省审计厅获悉,日前,我省2018年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全面启动,将重点对省财政厅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省发改委参与预算资金分配情况、全省地方税收征管情况、省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情况、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展开审计。 [详细]
《济南市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近日出炉。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77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500万人以上,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详细]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开发行。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排行榜显示,北京蝉联综合排名榜首、上海位居亚军,深圳排名第三。[详细]
省本级养老金发放实现再提速,自今年3月起,养老金发放业务网上经办相关功能已全部实现,所有发放业务均能“一网通办”。这是记者从省社保局了解到的。 [详细]
记者今天从省民政厅获悉,清明节将至,山东多地将举行生态安葬活动。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日照5市将举办海葬活动,全省各地居民均可通过省民政厅“骨灰撒散预约服务”网站报名参加海葬活动。济南市玉函山安息园、泰安市泰山长安园举行花坛葬、树葬等公益生态安葬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