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拆违垃圾处置装置(李娜 摄)
3月15日上午,在坝王路一处施工现场,一排整齐的隔离墩摆在道路中间,用于疏导交通。很多行人从此经过但未曾想到,这些隔离墩来历其实很特殊,不久前它们还是一堆堆拆违垃圾。经过一套“流水线”多道工序“锤炼”后,它们变废为宝,成为有用之材。而这一过程,可能仅需要不到一天时间。
去年我市拆违拆临启动以来,每天产生的拆违垃圾成倍增长。大量垃圾如何处理?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我市在槐荫区卓威建筑垃圾倾倒场引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设备,对拆违垃圾进行分拣、处理、再利用。目前,该倾倒场每天处理2000吨拆违垃圾。截至目前,已有40余万吨拆违垃圾被改造为隔离墩等骨料,实现循环利用。
日均分拣1000余车拆违垃圾
3月14日晚上11:00,一辆装载拆违垃圾的渣土车缓缓开进槐荫区卓威建筑垃圾倾倒场,这些建筑垃圾并非直接倾倒后掩埋,而是被拉运至一处生产线前,开始一场重生之旅。
重生前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分拣。在渣土场分拣区,工人们忙碌地将石块、钢筋、渣土等进行分类筛选,石块被单独筛选等待再加工,钢筋等物品也被单独分拣出来,剩余渣土则被重新倾倒进渣土场。
据槐荫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槐荫区拆违垃圾全部被运送至卓威建筑垃圾倾倒场,每天能装运1000余车。“这些垃圾如果一开始就分类,很多东西就能再利用,目前槐荫区渣土倾倒场容纳量还有三四百万立方米,而现在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就有1万余立方米,空间十分紧缺,将垃圾精准分类后再利用,可有效节约大量空间。”
日均2000吨拆违垃圾“重生”
在倾倒场,石块等建筑垃圾被分离后,就进入下一个再利用的环节。铲车不断将石块填入破碎机,破碎机可以将建筑垃圾中的钢筋等金属制品分离出来,再把剩下的石料进行破碎,筛分机则把破碎后的石料再次进行加工,能够“吐出”4种粒径不同的骨料。这些骨料混合混凝土经过液压蒸汽设备最终制成隔离墩,已经应用于全市多条道路施工现场。
“此设备一天可以处理2000吨左右的建筑垃圾,除了每天生产出200余块隔离墩,处理后的骨料可以用于基坑回填、路基回填等多种工程,或者进一步加工为再生骨料混凝土、花砖、砌块等建材产品。”据卓威建筑垃圾倾倒场总经理王新介绍,目前卓威渣土场每天接收垃圾量15000吨左右,约有十分之一的垃圾被制成隔离墩,重新用于市政工程当中。
自去年8月份开始,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已经有40余万吨建筑垃圾在此重新利用,经过多道工序后变身4万余块隔离墩,回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发挥其作用。
已填埋拆违垃圾也可再利用
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卓威建筑垃圾倾倒场可容纳约100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目前有70%的场地已经被填埋。面对倾倒空间的严重不足,引入生产能力更强的设备似乎迫在眉睫。
为此,经过多方考察,王新计划投入1.2亿元引进更先进设备,将生产能力提升至每天2万至3万吨。“计划今年6月份引进高科技蒸汽设备,不仅更加环保,而且产品更加多样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过程将实现自动化,不再需要人工分拣,也不需要将骨料加工成成品,设备直接‘吃’进垃圾,‘吐’出成品,转化率也十分可观,而且可以无限循环利用。”王新介绍。
如果新设备投入使用,大约10年至15年时间内,原先填埋的建筑垃圾将“重见天日”,利用破碎机可将场地内60%至70%的渣土重新加工,生成多种产品进行利用,延长填埋场使用时间。另外,建筑垃圾中占比最高的渣土,他们也将会有很多利用方式,如生产地面砖、广场砖等。“当前,我们只是在筹备阶段,设备技术都已经准备好,目前《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还没有通过,等正式公布后,将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记者3月18日从山东省经信委了解到,全省工业新旧动能转换高峰论坛正在谋划中,将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交流经验,点燃企业新发展的导火索,全面助力山东新工业图景的实现。围绕上述内容,山东将力争全年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积极争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我省...[详细]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旅游大红包”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点赞。值得关注的是,国内5A级景区中门票在200元以上的有不少是国有景区,比如乌镇、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玉龙雪山景区、武当山风景区、漓江景区等。[详细]
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和房管局获悉,今年我市拟选取部分人口净流入的区域,开展租赁住房集中建设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同时力争2018年新开工建设人才公寓10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70万平方米,计划实施住房保障7000套(户)。[详细]
我市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融合发展、全面覆盖”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 2011年,青岛在全国率先推出的覆盖城乡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孙秀英老人一家解决了这一难题。到2020年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详细]
为提升、规范济南市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建设和管理,近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清理和完善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工作的通知》。力争到2020年底,济南市80%以上的城市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面积达到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总面积不少于1000...[详细]
我市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融合发展、全面覆盖”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 2011年,青岛在全国率先推出的覆盖城乡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孙秀英老人一家解决了这一难题。到2020年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