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花式坑老”套路深 老人最易让骗子乘虚而入

2018-03-13 22:13:36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3月13日,记者从德州市工商局获悉,据德州市消保委公布的2017年消费投诉统计分析显示,去年,德州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35件,同比下降19.9%,解决率为94.4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6万元。

  从统计情况来看,虽然投诉总量呈下降趋势,但涉及虚假宣传、医药及医疗用品类投诉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老年人消费群体被“洗脑式”销售骗术欺诈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成为德州市甚至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德州市工商局统计,老年人消费陷阱多,治疗仪和保健品为主要“坑老产品”。

  【案例一】虚假宣传问题突出,口头承诺难留证据

  家住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城名郡小区的周女士,因相信了电视上的虚假宣传广告损失了3000元。

  63岁的周女士患有脑血栓,心脏安有两个支架,因活动量小加之平时爱吃面食,导致她体重严重超标,有中度脂肪肝。一筹莫展之时,她看到某电视台播放的某牌瘦身茶广告,宣城一天能降一斤。

  周女士花费1680元购买了这种瘦身茶,服用10天后体重仍未减轻,给商家反映后,商家称是因为周女士身体吸收不好,需要继续治疗,于是她就按照商家的要求又花700元买了酵素片,花300元买了参鹿汤,服完之后还是没有效果,体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升高了。

  后来,因为周女士不断打电话投诉,商家再也不接听她的电话了。

  “在本地,我们接到过不少类似周女士这样情况的投诉,其实所谓的‘药品’,就是保健品而已,并没有实际的治病效果。”德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称,接到投诉后,他们会到被投诉店面对被投诉药品进行检验检查,但几乎所有产品都是质量合格的正规厂家生产且手续合格的保健品,并不能进行查处。

  德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栾庆江表示,保健品对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对于商家进行虚假宣传的情况,消保委会转到相应执法部门,根据《广告法》依法处理。

  【案例二】供货渠道不正规,药品质量无保障

  德城区80岁的钟先生,患有糖尿病,服用过各种药物,打过胰岛素,住过几次医院。为了治疗糖尿病,他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但是体重还是偏高。

  治病心切的他突发奇想想上网找方法,当他输入“糖尿病治疗”几个字后,某医学研究院的一“高科技糖尿病治疗仪”的广告映入眼前,夸大的广告语让钟先生看了如获至宝,打电话咨询时,对方还承诺他“一个疗程3个月包好”。

  就这样,钟先生先后7次按照对方要求购买药品和保健品,直到花去25800元也未见糖尿病有所好转,这时方知上当受骗。“我打电话咨询都是转接,先问消费者是谁,然后再打过来,由专人解答,神神秘秘。”事后,他回忆说,对方从来都不告诉他商家的具体名称和地址,每次都是通过快递公司进行交易,所收到的中药均无处方、无说明书、不开据发票。

  为何老年人中招?

  为何老年人屡屡中招,栾庆江分析,这与老年感情需求缺乏加上对身体衰老的恐慌有关。

  “倘若物质、情感两大需求变扭曲,被骗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栾庆江说,在情感方面,当和亲人缺乏沟通、联系时,老年人精神不能得到满足,骗子也很容易找到突点乘虚而入。同时,老年人身体慢慢衰老,其对生病的恐惧以及在各种不安全感包围中,很容易病急乱投医。

  从近年来老年人保健类消费投诉的情况来看,当前老年人消费有两大特点。

  一是老年人已经成为养生、保健品以及理疗仪按摩器等保健器械的主要消费群体;

  二是老年人有了一定的积蓄,对健康养老有能力有需求,但同时也面临着鉴别能力有限、警惕性不高、容易上当受骗的特点。

  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的这些消费特点,通过免费讲座、免费体检、免费试用、赠送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并以“能治百病”“能治绝症”等等夸大功效的洗脑式虚假宣传,向老年消推销养生保健品、保健器械等,在老年消费者投诉要求退款过程中又设置种种障碍甚至人去楼空,致使老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出现维权难的现象。

  另外,栾庆江提示,老年人要高度警惕以“免费”等为噱头的推销陷阱,“正确认识和理性选购保健食品,切勿以保健品替代药品进行疾病治疗。要坚持品质消费,按需消费。要及时、依法、主动维权。老年消费者要多学习一些消费常识和消费维权知识,提高自身维权能力和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防范消费陷阱,注意这些事:

  1、有病切记乱投医

  2、免费承诺别轻信

  3、虚假广告要辨别

  4、伪专家忽悠不上当

  5、无效退款难实现

  6、养生讲座不购物

  7、“政策补贴”不可信

  8、保健品药品要区分

  9、上门维修找对人

  10、面对诱惑防风险

  虚假广告常用字眼:

  1.“根治”“疗效最佳”“包治百病”“补脑降糖”等。

  2.以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XX协会”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等。

  3.有奖销售、让利销售、“某某指定产品”“某某专用产品”

  4.“吃了……就”“康复”“消失”等。

  消费维权途径:

  如发现假冒或不合格保健食品,可以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记得保留购买的实物包装票据,记录销售公司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

  如果所使用的产品宣传“治好了”某些慢性病时,就涉及虚假宣传问题,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最好有录音、录像等相关证据;如果遇到被设圈套购买高价保健食品或引诱汇款的,应保留相关证据,及时报警求助,因为这已涉及到诈骗等违法行为。

  相关问题投诉电话:

  消费维权投诉:12315

  食品、药品投诉:12331

  产品质量问题投诉:12358

  医疗服务投诉:1232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山东省政府:山东将组建省级国家铁路投资运营平台

    090330084906202.jpg

    3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消息,山东省政府日前对省发改委提交的《关于报批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的请示》作出批复,原则同意《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详细]

    03-13 10-03齐鲁壹点
  • 山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着力培育壮大十强产业

    170926113239297.jpg

    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获悉,《山东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经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开展创新百强企业试点,培育一批引领“四新”经济发展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详细]

    03-13 10-03新锐大众
  • 济南市将推出文明城市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48991419323303.jpg

    今年济南市将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龙头工程、重点工程。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制定“三年行动计划”,3年办300件实事,创建工作实现“六个转变”——[详细]

    03-13 10-03舜网-济南日报
  • 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学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

    搜狗截图18年03月13日0824_1.jpg

    青岛军民融合学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青岛军民融合学院  据介绍,青岛军民融合学院依托占地500余亩、拥有在校生近8000人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教育中心而设立。[详细]

    03-13 10-03青岛新闻网
  • 岱庙街道免费发放健康包80余份

    13日,记者从岱庙街道了解到,岱庙街道卫计办近日开展“把健康带回家”流动人口关爱活动。辖区内五马市场流动人口较多,活动中,工作人员来到五马市场,现场为大家提供健康咨询,发放健康包,测量血压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让流动人口“把健康带回家”。[详细]

    03-14 00-03中华泰山网
  • 北京见闻丨李胜涛:让光伏惠民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后李胜涛老家在新泰市,在他身上是北京一家近百人能源公司总经理的标签,在新泰,他也有一家子公司。据了解,创业三年来,李胜涛的公司产业涉及光伏、光热和光电子。[详细]

    03-14 00-03中华泰山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