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绿”起来的样子原来这么美

2018-03-13 11:58:58 来源: 中华泰山网 作者:

  哈喽,大家!

  今天是植树节,

  先祝各位节日快乐~

  俗话说:

  要想生活过得去,总得有点绿!

  此绿非彼绿哟

  小编特来组织一个“追忆似水年华局”,

  话说,你们知道吗?

  60多年前的泰山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如今满山满眼的绿,

  是万余人荷镐担桶、肩扛树苗,一棵棵种出来的!

  关于植树造林的历史,小编来给你上上课

  从“青未了”到“没了毛”

  泰山是古代帝王封禅祭祀之地,因而历代统治者比较重视对泰山林木的保护。

  秦始皇封泰山时下令“勿伐草木”

  唐玄宗封禅泰山时降旨“近山十里禁止樵采”

  宋真宗登封泰山时召谕“树当道者勿伐”

  汉代除郡守管理泰山事务外,还设有山虞长管理庙宇、山林。

  汉代以后,设有管理泰山的专职岳令、庙令。

  插播一段:

  绿满泰山,一方面是因为原始森木茂盛,另一方面,那时候众人尊重敬畏自然山林。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张鹏博士曾撰文,引《史记﹒封禅书》称:秦始皇封禅泰山时,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说的是,众儒生中有人建议说:“古代封惮用蒲包裹车轮,怕伤了山上的土石草木”,透露出对山林自然生态的尊重。当然,嬴政这哥们最后也没有听这条建议,因而遭到了儒生非议,于是他就罢免了儒生。上山时,老秦途中遭遇暴风雨,避雨大树之下,诸儒生听说之后也是嘿嘿地笑话了半天。相传,这几棵松树,被始皇封以官爵“五大夫松”。

  据史料记载,在远古时期,泰山有着繁茂的森林,“茂林满山,合围高木不知有几”(司马迁《史记》);“玉皇庙前,万松侍卫”(萧协中《泰山小吏》);拱北石前更是“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泰山植被自唐代到宋、金、元,因有护持山林之诏令,原生植被保存应该是比较好的。而到了明代,破坏开始,“大概泰山松柏,明末为兵匪所伐存着盖寡”(赵新儒《泰山小史注》),清代有大量补植,1926-1946年国军遍伐泰岱之古树,泰山又成童山。清末之后,百余年间,泰山植被,惨遭毒手。到了民国时期,山禁松弛,砍柴成风,以致泰山一片枯黄。据说,上世纪40年代,郭沫若曾坐飞机从泰山顶飞过,俯瞰泰山一片枯黄,还吟出一句“都云青未了,我看赤无毛”。当年诗圣笔下的泰山,已从“青未了”变得满目苍痍、万象萧条。

  那些年泰山上的景象,

  有那么点萧条,看得人直心酸......

  △20年代末的云步桥

  △30年代初的云步桥

  △1956年整修前的碧霞祠

  △1956年天街

  △1912年---1913年一天门坊

  森林覆盖率从2%到95.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绿化,对国有荒山进行了大面积封山育林和人工绿化。泰山林场职工和泰安的人民群众对绿化泰山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跻危崖,攀绝壁,饥餐煎饼,渴饮山泉。无法攀援的绝险之处,人们常常用土包籽粒抛置的办法,使山罅裂隙当中露峥嵘升绿,成为泰山独特的景观。

  1948年9月,鲁中南第一行署创建泰山林场。

  1950年,泰山封山造林列入华东十大工程之一。

  翌年,泰山行署命令封山造林,组织泰城干部、学生及各界群众上山植树。

  1956年,泰安县政府又组织万名青年开展植树活动。

  万仙楼盘道西侧,林木掩映中,不起眼之处树立着一座大型现代石浮雕,这是为纪念泰山林场建场50周年而设立的植树造林纪念碑。“住石屋,饮山泉,涉涧越险,栉风沐雨,苦战数年”,石碑上寥寥数字,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风餐露宿的岁月。

  插播一段:

  据时任红门景区副区长、林业高级工程师闫修圣回忆,那真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当时没有手表,天刚麻麻亮,所有工人就起床上山,一直忙到看不清人脸再下山,当时人们把这叫做“白天干黑天散”。午饭是在山上吃的,吃的是自家带的地瓜面窝窝头,好点儿的能啃个煎饼。植树刨坑,挖出草根就是宝贝,舍不得扔掉,留着吃饭时烧热水喝,草根往往不够烧水用的,就只能趴下喝口沟里的凉水了。

  他们的住宿条件也很差,最不容易的是看树苗的人,他们要整天住在山上,住的是小石头屋子用石头搭成围墙,上面盖块大石头,晚上睡觉时就蜷缩在里面。夏天山上下了大雨,屋后的积水从老鼠洞灌进小屋,大水冲得鞋子到处跑,工人满屋子追鞋,还喊着:“鞋啊鞋,不要跑,我还穿呢!”

  正是有了老一辈的辛苦付出,才有了今天泰山的满目苍翠。

  △1959年,泰山摩天岭管理区农民正在为1956年栽的洋槐整枝。

  △解放初期,泰山植树造林活动中,送饭上山的情景。

  经过泰山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倾注了泰山林场全体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心血,泰山植被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恢复,形成了无峰不绿,有水皆清的自然景观,成为我国江北地区人工绿化最好的大山之一。

  为科学有序管理林场资源,林场于1984年、2000年和2011年分别进行了三次编案工作,对林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目前,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95.8%,活立木蓄积达863153m3,植被覆盖率97%,是我国暖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天然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地带的典型代表。有高等植物1416种,28种特有植物,列入IUCNREDLIST的有14种,列入CITES的有1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是一座巨大的绿色天然宝库。茂密的森林植被、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植物精气、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和特别清洁的空气质量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森林浴场”和“天然氧吧”,使之成为养生保健、休憩旅游、文化体验的理想之地。

  以史为镜,照鉴未来,

  看过接下来的这组对比图,

  你除了会感慨时间的力量,

  还会发现,上世纪的一片荒芜如今已是郁郁葱葱。

  玉皇顶(2000年 vs 20世纪初)

  碧霞祠(2012年 vs 上世纪30年代)

  十八盘(二十世纪末 vs 上世纪三十年代)

  南天门(二十世纪末 vs 上世纪五十年代)

  一天门(二十世纪末 vs 上世纪四十年代)

  西神门(1990年 vs 1956年)

  岱庙(二十世纪末 vs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有了前辈们为我们做榜样,

  我们也要在植树造林这条路上扎扎实实的走下去!

  为了子子孙孙,为了诗和远方

  现在,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

  不管是山上山下,空气素质可以说是很优秀了,

  接下来,

  几张高清美图让大家洗洗眼睛

  (先把手机横屏)

  (再把手机竖屏)

  最后,小编想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每一个生活在泰城的人都有义务

  去创造、去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

  为了让生活过得去的这点“绿色”,

  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山东省政府:山东将组建省级国家铁路投资运营平台

    090330084906202.jpg

    3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消息,山东省政府日前对省发改委提交的《关于报批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的请示》作出批复,原则同意《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详细]

    03-13 10-03齐鲁壹点
  • 山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着力培育壮大十强产业

    170926113239297.jpg

    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获悉,《山东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经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开展创新百强企业试点,培育一批引领“四新”经济发展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详细]

    03-13 10-03新锐大众
  • 济南市将推出文明城市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48991419323303.jpg

    今年济南市将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龙头工程、重点工程。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制定“三年行动计划”,3年办300件实事,创建工作实现“六个转变”——[详细]

    03-13 10-03舜网-济南日报
  • 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学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

    搜狗截图18年03月13日0824_1.jpg

    青岛军民融合学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青岛军民融合学院  据介绍,青岛军民融合学院依托占地500余亩、拥有在校生近8000人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教育中心而设立。[详细]

    03-13 10-03青岛新闻网
  • 岱庙街道免费发放健康包80余份

    13日,记者从岱庙街道了解到,岱庙街道卫计办近日开展“把健康带回家”流动人口关爱活动。辖区内五马市场流动人口较多,活动中,工作人员来到五马市场,现场为大家提供健康咨询,发放健康包,测量血压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让流动人口“把健康带回家”。[详细]

    03-14 00-03中华泰山网
  • 北京见闻丨李胜涛:让光伏惠民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后李胜涛老家在新泰市,在他身上是北京一家近百人能源公司总经理的标签,在新泰,他也有一家子公司。据了解,创业三年来,李胜涛的公司产业涉及光伏、光热和光电子。[详细]

    03-14 00-03中华泰山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