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辛庄镇依托10多家企业,在全镇设置扶贫车间23个,设置一级、二级加工服务网点70多处———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辛庄镇狠抓精准识别、教育培训、党建扶贫、产业带动、庭院经济、资金监管6个重点,因村施策、因人制宜,积极探索推行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路子,确保全镇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新的成效。
“农忙不误事、农闲有活干、早晚能顾家”,3月6日,记者在钢城区辛庄镇采访,一进裴家庄村,村头路边一个手工艺户外家具裴家庄精准扶贫点的牌子特别引人注目,上面一行小楷字道出了扶贫点的工作特点。推开大铁门,一个大车间内,几名中老年妇女正忙碌地加工。今年60岁的魏其美一边做手中的活,一边高兴地说:“俺愿意在这里干活,拉着呱说着话就把活干了,还能挣钱!”扶贫加工点负责人李霞说:“我们这个扶贫点专门加工茶几、椅子、躺椅等户外休闲家具,一年到头活不断。”
离户外家具扶贫点向北几百米远处,一个桔梗加工点又呈现在记者眼前。偌大的房间里,几十名妇女忙碌地给桔梗打皮,一派繁忙景象。“正月初五我们就下手了。”加工点负责人杨玉花说。今年61岁的刘月英老伴三年前患脑梗,住院一个多月花费几万元,丧失劳动能力,每年还需要三四千元的医药费。“到这里来干活每天能收入二三十块钱,贴补了家用,也不耽误照顾老伴。”刘月英对记者说。
不仅如此,裴家庄村还上了吨包缝制、服装加工、蒜米加工等扶贫加工点,带动全体村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裴家庄村扶贫工作是辛庄镇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辛庄镇依托永青食品、古辰户外家具、恒源节水灌溉等10多家企业,在全镇设置扶贫车间23个,配置扶贫大篷车20辆,设置一级、二级加工服务网点70多处,涉及到蒜米加工、户外家具编织、吨包缝制、服装加工、节水管材组装、桔梗打皮、花瓶粘贴、艺术葫芦加工等十几个行业,带动2600多人不出家门就能增收,370多户、49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扶贫先扶志,2017年,辛庄镇共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扶贫工作培训班10次、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班2次。组织贫困家庭中的“女当家”举办脱贫增收现场培训班,采取现场教学、集中授课方式,积极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心、学习脱贫技术、加快脱贫步伐。解决了多数贫困户依赖政府等靠要、吃老本的思想,调动起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积极性和能动性。
同时,辛庄镇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科技能手等农村实用人才的典型带动作用,带动贫困户就业致富。莱芜黑鸡原种场的神安保与130个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发放莱芜黑鸡1万多只;致富能手李凤华承担了侯家台、吕家峪、百咀红等村210户、335人的脱贫任务,通过养殖獭兔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2017年12月全省动态调整后,重新识别全镇享受扶贫政策的有451户、686人,除重新识别纳入的3户6人外,已全部脱贫。省级贫困村侯家台、市级贫困村吕家峪、后峪实现了整村脱贫,摘掉了“贫困”帽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3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消息,山东省政府日前对省发改委提交的《关于报批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的请示》作出批复,原则同意《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详细]
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获悉,《山东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经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开展创新百强企业试点,培育一批引领“四新”经济发展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详细]
今年济南市将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龙头工程、重点工程。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制定“三年行动计划”,3年办300件实事,创建工作实现“六个转变”——[详细]
青岛军民融合学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青岛军民融合学院 据介绍,青岛军民融合学院依托占地500余亩、拥有在校生近8000人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教育中心而设立。[详细]
13日,记者从岱庙街道了解到,岱庙街道卫计办近日开展“把健康带回家”流动人口关爱活动。辖区内五马市场流动人口较多,活动中,工作人员来到五马市场,现场为大家提供健康咨询,发放健康包,测量血压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让流动人口“把健康带回家”。[详细]
后李胜涛老家在新泰市,在他身上是北京一家近百人能源公司总经理的标签,在新泰,他也有一家子公司。据了解,创业三年来,李胜涛的公司产业涉及光伏、光热和光电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