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国旗合个影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聚焦山东乡村儒学现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今年一直在几个电影节上转悠的新片《摩纳哥王妃》始终没能大规模公映。但“摩纳哥王妃”五字一出,已然艳光四射,少不得一叙。
□ 王文珏
【关键词】奥斯卡影后人生传记改编 从影后到王妃的人生 妮可·基德曼主演
【故事背景】摩纳哥,世界上面积倒数第二小的国家,位于欧洲西南,三面被法国包围,比较少见的国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956年,第27届奥斯卡影后格蕾丝·凯利嫁给雷尼尔三世亲王,轰动一时。有人说这是一场爱情故事,有人说这是旅游博彩业吸引更多眼球的双赢,没有人知道面纱后的故事。
梦露的美,举世皆知。但当时能和梦露分庭抗礼的,其实有很多明星。有一位在风格气质上与梦露形成强烈对比——好莱坞影后格蕾丝·凯莉。人们甚至称梦露为“低俗的女皇”,格蕾丝则是“高贵的女皇”。
今年一直在几个电影节上转悠的新片《摩纳哥王妃》始终没能大规模公映。但“摩纳哥王妃”五字一出,已然艳光四射,少不得一叙。
1956年,影后格蕾丝嫁给摩纳哥王子,同时退出好莱坞,成就一段佳话。影片选取了6年后的时光:两个孩子绕膝,奇妙的七年之痒即将来临;弹丸之地摩纳哥被法国百般刁难,军队压境,吞并在即;王室内部,国王的姐姐觊觎王位,与戴高乐达成私下协议……
故事,有很大虚构夸张成分,当年的戴高乐远没那么过分。但影片需要这些素材,去拱起一个女性需要攀爬的生命难度。
格蕾丝是典型的美国新贵女孩儿,她是另一种梦露:美,出身好,受良好教育,举止端庄,自我克制。大导演和格里高利·派克这样的搭档,也都愿意敬着她、护着她。仔细看格蕾丝嫁入王室时的黑白组照,那种美,姿正雅致,但眉宇间感觉不到任何感情的跳跃、流露。她表情始终如一,带着高度的自我控制,甚至某种僵硬的紧张。
她的生命难度也就在这里了。最好的好女孩儿,在更加严苛和单调的生活里,同样为失去自我而焦躁难耐。她像一个退出职场的高级白领,陷入事业和家庭、自我和消弭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中。
影片给格蕾丝人为设置了许多“障”,无非是让她一关一关克服过去,找到坦途,回归宁然。但“人为”的痕迹过于明显。格蕾丝想回好莱坞拍电影的渴望,并不像是对电影的热爱,而是一种生活的逃避。她的烦躁、厌弃、孤独、挫败感,都更像是女性天然弱点的集中爆发,甚至类似于一种虚弱的矫情,而并非生活实心沉坠的块垒。基于格蕾丝本尊非常收敛的气质,影片对于“自我”和“皇室”之间的冲突描述,甚至远比不上《茜茜公主》这样老套又半童话式的电影动人。
当格蕾丝意识到,如今家庭、家国就是她的新事业,她的神奇努力再次被人为放大。包括最后,香衣鬓影、华服如云的慈善晚会上,王妃用一番动人的演讲,拯救了摩纳哥,也保住了老公的王位。与史不符的致命伤,让人们没有办法去尊重这一段华美的演讲。
影片的另一大看点,是影后演绎影后——格蕾丝的扮演者,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
亚洲和欧美的审美,通而不同。但到了妮可·基德曼这里,实在是分裂得厉害。相当一部分中国男性看不懂、不接受这种美。高、冷、凶、过白,妮可的美对于亚洲男人来说,是一种拒绝式的压迫。她不是斯嘉丽·约翰逊那种野而甜的,有热感体温的侵略,而是一种白月光,不温暖,也不野烈香甜,就是那么毫无意义的孤高,还带一点寒冷的无趣。
好莱坞一直很喜欢用她演绎那种压抑、沉闷,终至爆发或者覆灭的女性。这次法国导演请她来担纲王妃,大约便是觉得当代唯有妮可的冷和美,能和格蕾丝互相映照。但妮可的“冷”带一点僵硬,一双“反八字”挑眉,让眉眼之间有硬硬的紧张、神经质、不柔和。在一段又一段脸部特写中,一个女人的孤独,寒江带雨,尽显眉梢。但每当她垂下眼睑,某种发自生命深处的寂寥、落寞,并没有随之凝结起来。快速流动的表演节奏,让王妃的妥协、让步,都像是权衡利弊的快速选择。为丈夫、为家庭的“牺牲”,更像一种命运共同体的不得不,而非情之所动。
最终,影片达到的效果神奇地呼应了妮可·基德曼的气质:美,但是很难让人发自内心地热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