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淄博

民生故事:身残志坚,孙奉岩十年清父债

2012-03-28 09:51:00    作者: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李红蕾 高 健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一分一分节省,一元一元积攒,一笔一笔偿还……在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聂村,身残志坚的女孩孙奉岩,用十年时间偿还了离世的父母欠下的35000元的债款。

  阅读提示 一分一分节省,一元一元积攒,一笔一笔偿还……在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聂村,身残志坚的女孩孙奉岩,用十年时间偿还了离世的父母欠下的35000元的债款。
  □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李红蕾 高 健
  
  3月12日,春寒料峭,孙奉岩家的小屋却暖意融融,她正在与奶奶拉着家常。奶奶从去年摔倒后卧床不起,空闲时孙奉岩就这样陪她聊天。
  孙奉岩说,自从8岁出意外双腿受伤后,自己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如今已经整整20年了。虽然双腿残疾,但父母在世时还是对她关爱有加,可是命运偏偏与这个不幸的女孩为难。在她13岁那年,妹妹出生。不久,父亲患尿毒症,多方医治无效,1999年去世。2001年,患胃癌的母亲也随父亲而去。孙奉岩和妹妹成了孤儿,她们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现在孙奉岩双腿萎缩变形,她只能借助马扎艰难挪动。
  父母的离去除了带给孙奉岩巨大的悲痛,还留下了一笔35000元的债务。俗话说:人没账烂,更何况对这个毫无偿还能力的家庭。
  孙奉岩却不这么想,“人家借给俺钱时都不怕俺还不起,俺怎能因为父母的去世赖账?这账我一定要还。”那一年,孙奉岩18岁。用残疾的身躯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后,孙奉岩详细记录下每一笔欠账,她下定决心,不管用多长时间,也要把债还清。
  当时,加上奶奶的抚恤金、自己与妹妹的低保,家里每个月有不到200元的收入,一家三口就省吃俭用。
  “那时家里还有7分地,除了给年幼的妹妹买点细菜外,粮食和菜基本不用花钱。”忆起攒钱的日子,孙奉岩并没感觉有多苦。话虽这么说,可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就这样,一年下来,她竟然省出了700多元,加上过年村里镇上的救济金,奶奶的抚恤金,孙奉岩凑够了第一笔2000元债款。
  当年迈的奶奶将钱送到邻居手里的时候,老邻居说什么也不收。一连送了几次,老邻居拗不过执着的老人,收了下来。
  就这样,债款在一天天的积攒、一次次的偿还与拒绝、拒绝与偿还中慢慢减少。“俺知道他们不收是想帮俺,可俺不能让好人吃亏,还上这些账我死也闭上眼了。”孙奉岩的奶奶老泪纵横。
  随着低保金和奶奶抚恤金的逐步提高,孙奉岩还钱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到现在,所有的欠款只剩下两笔没有偿还。一笔是邻居聂维禄的2000元,先后还了七八次,聂维禄都没有收。聂维禄去世后,孙奉岩的奶奶又一次把钱送到聂维禄儿子聂怀干手里,逼急了的聂怀干哭着说:“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没空照看我们,是您把我们姐弟三个看大的,这笔钱说啥也不能收。”一笔是小舅的1000元,先后还了多次,小舅就是不肯要。然而,倔强的孙奉岩还是准备通过其他方式还上这两笔债。
  随着媒体的报道,关注这个不幸家庭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许多人送来钱物。除了在极困难的时候,孙奉岩都把这些捐赠推掉了:“现在生活好多了,把这些东西留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吧。”
  现在孙奉岩一家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还清债务的孙奉岩正盘算着攒钱供妹妹上高中,读大学,孙奉岩说这是她现在最大的梦想。  上图:孙奉岩(右)正在照顾卧床的奶奶。
解西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