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

八旬老太艰难撑着一个家

2012-02-29 14:28:00    作者:李泳君 武春澍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枣庄市市中区田屯村有这样一个困难家庭:83岁老太王培兰的老伴儿十多年前因脑中风去世,儿媳几年前在一场车祸中离世;两年前,老太的儿子因车祸受伤失去劳动力,老太的孙子患骨病后来也出过车祸,至今需要人照顾。已经83岁高龄的王培兰,领着儿子和孙子艰难度日。
  一家三口相依为命。

    文/片本报记者 李泳君 武春澍

  枣庄市市中区田屯村有这样一个困难家庭:83岁老太王培兰的老伴儿十多年前因脑中风去世,儿媳几年前在一场车祸中离世;两年前,老太的儿子因车祸受伤失去劳动力,老太的孙子患骨病后来也出过车祸,至今需要人照顾。已经83岁高龄的王培兰,领着儿子和孙子艰难度日。
家庭不幸,83岁老人支撑家庭
  27日下午2点,记者在王培兰的家看到,东面的1间屋子已经没有了屋顶,里面堆着干枯的杂草。在正北面是6间房屋,而东面的3间屋子也已经破败不堪。记者发现在其中的1间屋子门口摆放着一个笼子,笼子里面有几只鸭子。王培兰家的6间房屋已经有3间坍塌,另3间房屋用石棉瓦遮挡着屋顶。“我今年83岁了,这个房子我已经住了几十年了,再破再旧也得在这里住啊。”王培兰老人说到这里眼睛充满了无奈。
  谈到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老人禁不住流下眼泪。王培兰说,她今年54岁的儿子陈永军两年前不幸遇上车祸,从那时起就丧失了劳动能力。“车祸之后,差点把命都搭上,好不容易活了过来,却再也干不了活了。”而她28岁的孙子陈美飞从小就得了骨病,现在连走路都非常困难,陈美飞12岁的时候遭遇一场车祸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我老伴十几年前就去世了,儿媳妇也在几年前遭遇车祸去世。”王培兰流着泪说,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落到她一个人的身上。
  记者了解到,王培兰的儿子陈永军车祸之后,落下了很多后遗症,这两年全身疼痛一直折磨着他,现在每天还要服药。“现在他们爷俩什么都不能干,整天呆坐在家里。”王培兰说。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看他们家可怜,让其儿媳妇当了环卫工,几年前,在一次清扫道路的时候,不幸却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儿媳被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生命。
老人最担心的是她百年后子孙的生活
  王培兰居住的小屋只有十多平方米,里面堆积了很多纸箱和破旧的衣物,一张快断腿儿的床放在屋子的角落里。小屋的东侧有个四方形的窗子用纸箱堵着挡风。“另外3间房子塌陷了之后,我们就只能住在这3间房子里了。冬天太冷了,没钱安装玻璃,我就拿东西堵住,即使这样晚上都冻得睡不着觉。”刚说到这里,一阵冷风吹过,王培兰用来挡窗子的簸箕“咣”的一声掉落到地上。
  在另一间屋里,记者见到了王培兰的儿子。看到记者的到来,陈永军一直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年纪都不小了,却一点活也干不了,但我也得照顾他们啊。”王培兰对记者说。这时,王培兰打开锅,盛了一碗小米粥,端到儿子面前,可是这个54岁的汉子却没有说话,转过头去小声抽泣。“现在我们主要依靠每人每月九十多块钱的低保过日子,再加上孙子的残疾人补助,全家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三百块钱左右,维持正常的吃喝都不够,日子过得太难了。”王培兰说。
  王培兰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基本上每天只吃一顿饭,奢侈的时候晚上再吃一顿。这时候,陈美飞拖着艰难的身体,慢慢挪进王培兰的屋子。王培兰收拾了一下临时搭起的饭桌,端过一碗米汤放到陈美飞的面前,转身拿过一双筷子递给陈美飞,王培兰的眼神满是怜爱。陈美飞接过筷子,低下头,记者看到两行眼泪顺着陈美飞的脸流了下来。
  “我年纪也大了,我做梦也想不到儿子孙子会变成这样,现在生活都是我照料,等到哪一天我死了,谁来照顾他爷俩啊。”王培兰望着眼前的一老一少,眼神无力而茫然。
乡亲的救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培兰这一家三口的悲惨遭遇,田屯村的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乡亲们曾多次组织捐款,帮助这个特殊的家庭。“陈美飞这条命,也是大伙儿凑钱‘抢’回来的,动了两次手术,全靠乡里乡亲捐款帮忙。”陈美飞的大娘刘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到头,吃不上顿饱饭,我有时候就煮水饺送过来,他们这一家真不易。”
  “真是可怜的一家,我活这么大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老的老,病的病,我们大家也经常帮助他们家,有人还给他们送棉衣棉被和面粉的。”王培兰的邻居李女士说。看到记者到来,田屯村不少村民也纷纷向记者诉说王培兰一家的不幸。
  田屯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常告诉记者,在陈美飞出事之后,村里专门组织过捐款。“当时市中区一位领导正好路过,曾以个人的名义捐过款,我们村也组织村里所有的党员主动捐款,募捐到了3000多元,帮助陈美飞做手术。”
相关部门的救助应该及时、到位
  采访中,陈永常还告诉记者,由于王培兰家里的居住条件非常简陋,村里已经给王培兰家申请了危房改造,具体情况正在落实,等到资金慢慢到位之后,将帮助他们一家改善居住条件。
  “陈美飞身体残疾,在陈美飞申请了低保之后,村里也帮着他申请了残疾人补助,我们在积极地申请陈永军的残疾人补助款。”陈永常说,在陈永军未出事之前,他们一家的生活还算说得过去,可是在他出车祸之后,日子跌落到低谷。
  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公室冯主任告诉记者,陈永军出车祸之后,田屯村里的一些村民代表也组织募集专门设置捐款箱,多次募集医疗费,共筹集到7000多元送到陈永军家里。“每到逢年过节,街道包括村里也会为他们家发一些棉被、面粉类的生活补助品。”冯主任还说,像王培兰这样苦难的家庭很少见,由于他们家的居住条件非常差,因此街道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其改造危房。“残联有一些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的政策,我们已经把陈永军一家的情况报上去了,估计下半年会有10000元的危房改造费用发放到他们手中。”同时,冯主任还说,危房改造的标准是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15□,总建筑面积不能低于50□。“除了政府补助的危房改造资金外,我们也协商组织募捐,还有协商陈永军家族内的一些亲属,希望他们也帮忙出一些钱。多方筹集资金,争取早日改善他们家的住房条件。”
  枣庄市市中区民政局低保办的一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王培兰这样的有特殊苦难的家庭,可以申请提高低保金额,等入户核实之后,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发放金额。“我们考虑到王培兰家的实际困难,已经把相关的材料报上去了,等到手续批复核实完之后,将为他们一家提高低保金额,以改善他们家的生活条件。”田屯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常说。

解西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