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地震、洪涝等灾害 全市将建20余个避难场所
2011-11-18 15:27:00 作者:白雪岩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17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到2013年,枣庄将科学规划建成20余处应急避难场所,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灾害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推进“幸福枣庄”建设。
本报枣庄11月17日讯(记者 白雪岩) 17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到2013年,枣庄将科学规划建成20余处应急避难场所,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灾害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推进“幸福枣庄”建设。
据介绍,枣庄在修编、实施城市规划时,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作为城市必需的公共设施列入规划,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2011年,枣庄建成市、区(市)两级应急避难场所9处;其中,市级2处、每个区(市)及枣庄高新区各建1处。到2013年,全市将建成20多个左右的应急避难场所。至2015年,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主,远近结合、覆盖面广、设施配套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和设施配置是按照国家制定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执行,标志设置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执行,其安全、标准的避险避难场所将配备供水、供电、应急厕所等设施。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尽可能在学校、居民区、办公区、商业区等人群集中和居民可顺利到达的地段,避开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存放处、核放射物品存放处和易发生洪水、滑坡、塌方的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及疏散通道平时服务于本身原有功能,在遇有地震、火灾、洪涝等突发性重大灾害时,由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迅速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各类保障体系,确保避难场所正常运行。
据悉,规划建设的第一批20余个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应急避难场所有新城凤鸣湖广场、市光明广场、市中区东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滕州盈泰生态园;二类应急避难场所有市人民公园、市体育馆、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峄城区仙坛苑广场、台儿庄区水上公园广场、薛城区临山公园、山亭区文化广场;三类应急避难场所有枣矿集团安培中心、枣庄第一中学、枣庄师范学校、市中区文化广场、台儿庄区体育广场、台儿庄区府前广场、山亭区太清湖广场、山亭区汉诺庄园。
解西伟![editor](http://www.dzwww.com/images/xilan03_22.gif)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