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3 14:09:00 我要评论
来源:枣庄市消费者协会近日,枣庄市消费者协会接到多起消费者关于手机产生高额流量费的投诉,例如:王先生称自己的手机套餐包100M流量,每月都几乎使用不完,但9月份的中旬突然产生了300多元的流量费,查看流量记录后坚持称在产生流量时间自己并未点击过,而且想想自己已经包了100M流量,一直都未出现过超出现象,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枣庄市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后与相应的电讯商联系,经查实王先生所产生的费用是由于用手机观看视频而导致的,属正常扣费。
随着电讯业的发展,现如今大多数手机都有上网功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越来越多,电讯公司也推出多种流量包优惠业务,但由于有些用户并没有经常查阅手机流量使用状况,有些运营商又没有及时提供流量预警或预警延时,导致出现多起手机用户超出流量包,产生高额流量费。在此,枣庄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手机用户:1、选择手机套餐业务时,要了解流量概念和可使用的流量大小以及超出后如何计费等问题。1K=1024字节,1M=1024K,一般地,上网浏览图片时要耗用流量几十K,观看视频会耗用更多的流量。当超出流量包业务时,打开一个网页可能就需要几元钱。2、用户应根据自己的流量使用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套餐,尽量避免出现流量使用超出现象。3、由于部分通信运营商目前还未及时采取对用户提示流量超出预警措施,用户要养成经常查阅手机流量使用状况的习惯,对使用情况有所了解,当剩余流量较小时,要有所控制,避免出现超流量,高流量费的问题。同时,各大电讯运营商要不断完善服务措施,尽可能及时提醒流量使用需注意的问题,使用户了解、明白流量的使用以及计费情况,从而避免再出现高额流量费的消费纠纷投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