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

滕州8年不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1-08-14 03:22:00    作者:张环泽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自打年初创建文明生态村,官桥镇史庄村村民孙景安感觉村里变化特别大。8月4日,他告诉记者,现在才真正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田园味
  □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殷 涛 刘大林 报道
  本报滕州讯 自打年初创建文明生态村,官桥镇史庄村村民孙景安感觉村里变化特别大。8月4日,他告诉记者,现在才真正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田园味。
  每天早上,孙景安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拾掇一下自己庭院里的小菜园,给圈养在笼子里的鸡喂喂食。然后,打扫一下门前的道路,再把自家临墙绿化带里的杂草拨掉。忙完这一切,他就会到村中央的健身公园,锻炼下老胳膊老腿。下午或者晚上,他再到村子里的“农民书屋”翻翻书、看看报。用他的话来说真是过得很“滋润”。
  村支部书记史在巨告诉记者,史庄村今年被列入市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名单后,通过上级扶持,村里能人捐助,筹资50多万元,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让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记者看到,现在的史庄村没有裸露的泥土,16条大街小巷已经铺设了水泥路。路两边建有统一规格的下水道,下水道旁就是各家的绿化带,绿色成了村里的主打色。
  跟史庄村一样,今年滕州市共有101个村在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滕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英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滕州就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今年,结合全省“乡村文明行动”,对文明生态村创建进行了深化,全面加强以“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两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一场”(文体场所)为主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五个一点”:市里奖一点、镇财政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因村制宜,不提过高标准,不增加农民负担。并在创建中,广泛开展道德评议、移风易俗和文化娱乐等活动,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
  据介绍,8年来,滕州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建成文明生态村373个,占全市行政村的30%。
李辉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