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

一床不再难求 烟台养老机构床位每年将增长10%

2011-08-19 14:00:00    作者:柳斌   来源:近日本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养老机构 床位数 养老服务机构 烟台
[提要] 烟台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任科长介绍说,烟台市正在探索针对民办养老机构建立长效的补贴机制,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床位、机构运营补贴,迅速膨胀民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制图:卫先萌

  本报通讯员 鲁燕 本报记者 柳斌

  近日本报报道了烟台市市区养老机构床位紧张、很多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状,老年人想进养老院需要排队预约。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港城老年人的“入院难”?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一床难求的现状何时能够缓解?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成立学校培养护工人员

  不管是养老机构还是民政部门都持有这样的观点,护工的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行政部郝部长指出,“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工资较低、社会地位得不到尊重是护理人员缺乏的最直接原因。”

  据了解,截止2010年底烟台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9.7万,在养老机构入住的老年人口18281人,而全市养老服务业的护理人员不足2000人,只有四成左右的人员取得了“上岗证”。护理人员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理论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服务人员缺乏的现状,烟台市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从4月份成立至今已经培养了三批养老护理人员,200余人取得了养老护理人员资格证书。

  “成立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培养养老护理人员,为养老机构储备人才,解决养老

  机构护理人员缺乏的重要途径之一。”烟台市老龄办的工作人员说,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建设,培训更多的服务质量高的护理人员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

  各县市区将建立老年福利中心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无论是公办养老机构还是民办养老机构都面临着床位紧张的现状,以公办养老机构最为严重,几十上百人排队预约,就连设备、设施非常落后的小型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也在80%以上。

  烟台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全市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达到22张,但是分布不均,目前市区养老机构紧张,乡镇养老机构依然“吃不饱”。

  “按照规定,每个县市区都将建设一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不断增加养老机构的床位数。”社会福利科任科长介绍说,烟台市14个县市区现已建成或将开工建设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总投资20亿元以上,同时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建设。

  记者在民政部门了解到,各县市区有6家民办养老机构已经投资建设,像莱山区九九红老年公寓、芝罘区宏发养老院等,另外,莱山区华安养老公寓、芝罘区奇山颐寿阁等9所老年公寓获得审批。

  “按照要求,全市床位数年均增长10%以上,每年需增长2630张,2015年需达到42000张(考虑2015年老年人口达到140万)。”烟台市老龄办的工作人员说,此项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探索民办养老机构补贴机制

  烟台市福乐老年公寓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办养老机构,共有21张床位,三个护工人员。院长何洪春告诉记者,共有16位老年人在这里入住,自理每个人每月的各项费用在1200元左右。每个月扣除员工工资每人1800元、房屋租金5000元、伙食费、水电费用,利润所剩无几。

  “上个月发完员工工资,扣去各项费用只剩下100块钱。”何院长介绍说,大多数养老机构的的利润都很低。

  “养老机构的利润微薄,民办养老机构的利润刚好能维持机构运转,想扩大规模也没有资金,希望政府能多给予资金、政策支持。”烟台市珠玑老年公寓梁院长说。

  据烟台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任科长介绍,为了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烟台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例如免去合法养老机构的营业税,水电暖费用按照居民生活收费标准收取。

  “山东省曾对烟台市10多个民办养老机构发放20万每家的补贴,烟台市也对10多个机构发放10万元每家的补贴。”烟台市老龄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但是补贴都是临时的,目前还没有形成长效的补贴机制。

  烟台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任科长介绍说,烟台市正在探索针对民办养老机构建立长效的补贴机制,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床位、机构运营补贴,迅速膨胀民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