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申 红 隋翔宇
通讯员 石其鹏 报道
本报长岛讯 记者日前在长岛县了解到,因为坚持拥军工作社会化,曾五次荣获“全国拥军模范县”称号的长岛县构建出海岛特色的拥军新格局,每个渔村都建成了双拥工作站。
海岛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连队与渔村紧靠在一起,鉴于此,长岛县提出了“同铸钢铁要塞,共建海上明珠”这一具有海岛特色的双拥理念。长岛在全县40个行政村建立的双拥工作站在拥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让守岛战士每天都能吃上新鲜肉菜和海鲜,各村将最好耕地和海区无偿划给连队使用,并帮助兴建大棚,提供筏架、苗种,传授养殖技术。
乐园村共有400余户1000多人,是一个普通的海岛渔村。不过,就是这个普通的渔村却拥有六个“全国拥军第一”:全国第一台拥军电视机,以及第一台拥军缝纫机、拥军洗衣机、照相机、电脑都出自该村。1993年,村里更是无偿提供土地并投资130多万元,为驻岛某连队建成了“全国第一座拥军楼”。该连现任指导员朱高伟表示,几十年间,虽然连里和村里两个党支部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军民之间的双拥共建精神始终没有变。
长岛县委副书记、双拥办主任吴有进告诉记者,作为我省唯一的海岛县,长岛在财力、物力方面并没有太多优势,但双拥工作之所以走在前列,主要动力来自于当地群众,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主动参与其中,社会化给拥军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共有拥军志愿者队伍220多支,志愿者3000多人。
记者同时从长岛县双拥办了解到,驻岛官兵多年来也为地方建设发展贡献良多。2007年以来在长岛重点工程建设、抢险救灾中,驻岛官兵共投入人力2万余人次、劳动日近20万个,出动各种车辆、船舶、机械5000台次,运输货物6000多吨,参加扑救山林火灾、救援海上遇险船只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