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威海
本站搜索:

无设备无培训 男子夜间潜水捞参不幸溺水身亡

2012-08-09 08:44:00     作者: 吕修全    来源: 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溺水者 队员 溺水身亡 工程船 渔港路
[提要] 7日夜间,一36岁男子在抱海酒店附近海中潜水捞海参时,不幸溺水。竹竿、铁锚齐上阵将人救起  眼看潜水电筒的亮光逐渐北漂靠近海湾对面海岸,于书浩们便驾车绕行渔港路到达海湾北侧海岸。

  7日夜间,一36岁男子在抱海酒店附近海中潜水捞海参时,不幸溺水。威海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得到警情后赶到现场,用两小时将溺水者救援上岸,后经医护人员检查确认死亡。
海上惊现穿潜水服的溺水者
  7日晚9点30分,在抱海酒店东建筑工地打工的小陈在海堤上散步时,突然发现海湾里距离海堤10多米处海面上有一正亮着的潜水电筒,潜水电筒附近还能看到有一副手套漂在海面上。小陈马上拨打了报警电话。水上边防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查看,确认潜水电筒及手套下还有一身着橙色潜水服的潜水者漂浮在海上。
  威海蓝天救援队队长于书浩在晚10时许先后接到110指挥中心及水上边防派出所的求助电话。于书浩马上召集队员们赶赴现场救援。到场后,救援队员们发现潜水电筒亮光及下面的溺水者已随海浪向北逐渐漂离抱海酒店附近海堤。
竹竿、铁锚齐上阵将人救起
  眼看潜水电筒的亮光逐渐北漂靠近海湾对面海岸,于书浩们便驾车绕行渔港路到达海湾北侧海岸。晚11时许,潜水电筒亮光逐渐逼近停靠在海湾北侧的工程船附近。在得到船主同意后,5名救援队员登上工程船,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到了溺水者。身着橙色潜水服的溺水者仰倒在海面上,面色苍白,呼吸管已不见,潜水电筒灯头垂直冲上,仍在亮着白光。
  救援队员们在工程船上就地取材,找来3根长竹竿,用绳索连接起来,在一端绑上了用铁丝制作的钩子,欲伸向溺水者,将其拉向工程船后救起。但因溺水者距离船只仍有10多米距离,3根长竹竿连起来也够不到溺水者。
  8日凌晨零时许,海湾里突然驶入一艘舢板船。救援队员们大声呼喊,并挥舞红色信号棒引得舢板船靠近工程船。得知蓝天救援队在志愿救助溺水者后,船上人同意帮忙。于书浩等人跳入小舢板,将溺水者直接拖回海岸边。
溺亡男子干“猛子”已10年
  骨科医院的急诊人员接到报警后也赶到现场参与救援。溺水男子被抬上岸时,急诊医生当场确认其死亡。
  事发后,从事海产品收购、销售的于师傅一直等候在海岸边,他和溺水男子相识。据悉,溺水男子姓宋,今年36岁,烟台莱阳人。死者在荣成定居已有10多年,生前一直从事潜水捞取海参等工作,这一行被称为“猛子”。7日晚7点左右,死者在抱海酒店附近水域下潜捞海参,不知为何发生溺水意外,直至晚9点30分被小陈发现时已浮起。
  记者看到,死者身上穿着的橙色潜水服质地粗糙,胸口处竟只是简单的使用一根乳白色橡皮筋捆扎来防止进水;背负的氧气瓶也显得年代久远,瓶体大部分有锈蚀痕迹。“他溺水的原因大概是潜水服破裂进水了,这氧气瓶看起来也存在着问题。”于书浩可惜道:“最不可思议的是,他连个BCD都没有!”据介绍,BCD是指潜水装备中的浮力调节背心,潜水员穿着该背心潜水后若遇突发事件,可迅速开启救生阀逃生。
  死者的妻子在接到于师傅的报丧电话后,于8日凌晨1点自荣成赶到事发现场处理死者后事。
  ①3根长竹竿连起来,欲救助溺水者。(图中红圈为溺水者位置)

  ②一艘小舢板前来救援。(图中红圈为溺水者位置)。

  ③溺水男子被众人抬上海岸。

王晓亮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