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威海

威海市环翠区校车运营试行“政府买服务”

2012-02-29 09:38:00    作者: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于秀勇 毕振明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威海 校车 运营 政府买服务
[提要] 威海校车运营管理经验领全国之先。早在2002年,威海首批78辆农村校车在文登市投入运营,“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校车运行模式逐渐成熟。该模式被公安部和教育部在全国进行经验推广,去年8月,威海列入全国首批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工作试点城市,全国仅6个。

  □阅读提示 威海校车运营管理经验领全国之先。早在2002年,威海首批78辆农村校车在文登市投入运营,“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校车运行模式逐渐成熟。该模式被公安部和教育部在全国进行经验推广,去年8月,威海列入全国首批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工作试点城市,全国仅6个。
  □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于秀勇 毕振明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区、镇财力的不断增强,2月13日新学期一开学,威海市环翠区率先推出“政府买服务”的新型校车运营管理模式,首批15辆新校车在羊亭和桥头两个镇投入运营。在新校车的开通过程中,财政资金的支撑和保障功能更加突出,一种“财政支撑,公司运营,智能监管”的校车运营管理新模式已具雏形。
    车之变:
专业校车代替“大杂烩”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讲,车的变化是最直观的。2月20日,记者在羊亭学校看到了8辆投入运营的崭新校车。“全部是专用校车,每辆车的价格在20多万元。相比于一般客车,新车的外壳明显加厚,车身更加坚固,有防侧翻设计,还配有停车自动警示牌等设施。”校长杨亚辰介绍说。
  环翠区此次更新的15辆校车是2004年投入运营的。当时,政府与车主签订了8年的运营合同,政府给予车主购车补助,在保险、规费、燃油等方面进行补贴。由于倡导社会参与,当时的校车运营主体比较复杂,有的是村居购车,有的则是个人买车。受各自条件所限,校车质量和档次参差不齐。 “校车新标准即将出台,当前运营的大多数校车将不能达到新国标要求。我们的原则是合同到期一辆就更新一辆,年内还将陆续更新28辆。”环翠区教育局副局长戚海静告诉记者。
  威海城郊公交公司出资购买新校车并拥有其所有权,环翠区则以“政府买服务”的形式出资承担校车的运行费用。环翠区教育局与威海城郊公交公司对车辆折旧、保险、维修、燃油、人员工资等成本项目进行了精确测算,在保证校车保本微利运营的前提下,确定了每年购买服务的价格。区、镇财政资金负担其中的大部分,学生家长负担小部分,确保换新车而学生乘车费不涨。“今年43辆新校车全部投入运营后,由财政负担的购买服务费用将达到343万元。”戚海静说。
    人之变:
公交司机代替“杂牌军”

  威海城郊公交公司总经理孙军向记者介绍, 担任新校车驾驶员有“硬杠杠”:必须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3年以上,且3年内未发生过交通死亡责任事故,任一记分周期内无累计记分满12分记录。新上岗的校车驾驶员全部是从公司组织的统一考选中脱颖而出的,同时,按照相关要求,城郊公交公司还为每辆车安排了一名随车照管安全员。
  “原先由于主体多元化,教育和交管部门对校车驾驶员的管理相对松散。新校车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员全部是我们城郊公交公司的员工,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才能取得上岗证,上岗之前还要签订安全责任状。公司还制定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校车司乘人员安全管理规范并建立起相应的奖罚机制。”孙军说。    
  专业司机和随车照管员的上岗,将逐步把教师从繁重的接送学生任务当中解放出来。“我们曾作过统计,全区每天有166名教师随车接送学生,每天跟车时间长达3—4小时。这样不但挤占了教师培训、教研的时间,也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随着新模式的运行,待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员熟悉学生和线路情况后,学校不必再安排教师随车接送。”戚海静告诉记者。
    管之变:
智能监控代替“人盯人”

  新学期开始,环翠区教育局改变以往完全依靠人力对校车行驶安全进行监控的状况,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校车运行智能监控系统。在全部校车上安装了车载GPS视频监控系统和行车记录仪,实现了音频、视频同步传输;每辆车都安装了三个摄像头,分别用来监督司机、监控车厢和显示路况;实现了自动报警功能,正常天气时速超过60公里,特殊天气时速超过40公里,车辆和监控系统同时报警。环翠区教育局还设立了校车运行监管中心,安排了3名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每天早晚上下学时间,对全区校车运行进行全程监控。
  “校车一打火启动,车载监控仪器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司机接打手机、车载超员、学生不系安全带等违规行为,通过摄像头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监控人员一旦发现,可以通过音频系统发出警告并及时给予纠正。”戚海静介绍,“这套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达到共享,只需一个网络地址和一个密码,交警、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以及镇政府、学校甚至家长都可以对校车行驶状况进行实时监督。毫不夸张地说,通过信息化智能化,一个人就能管住全区校车。”
  截至2月28日,新校车运行半个月了,学生家长们好评如潮。羊亭学校四一班学生葛菲父亲葛万福的话很有代表性:“以前看新闻,出事的班车很多都是因为超速超员引起的。新校车不但特别结实,而且司机的一举一动、班车的运行状况都有监控,我们做家长的,把心都放到肚子里了。”
解西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