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2 11:34:00 我要评论
王雪云 来源:威海晚报昨晚6时左右,山东威海市区街头巷尾突然响起了阵阵鞭炮声。原来当日是农历七月二十二,传说中“财神爷”降生的日子,这些鞭炮就是为其庆祝生日的,人们希望借此图个吉利,讨个彩头。
目击:市区燃放烟花鞭炮此起彼伏
昨晚7时许,记者沿山东威海文化中路一路前行,发现市区不少路段鞭炮声响彻云霄。在文化中路与西北山路交会处附近,记者注意到,一家店铺刚刚放完鞭炮,对面路段两家商铺随后开始燃放。一名市民在经过一处燃放点时,拉起小女儿示意她赶紧捂着耳朵离开。记者在燃放完鞭炮的地段看到,地上鞭炮纸屑、残渣满地,一股浓重的刺激性味道扑面而来,当晚的天空也不时被鞭炮、礼花产生的烟雾所笼罩。当晚不仅有市民燃放的鞭炮、礼花,而且有不少带有警报器的车辆也发出警报声参与“合鸣”。
市民:有关部门应监管这种扰民行为
当晚,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市民对这种“财神节”放鞭炮的行为表示反对。“过节的氛围是有了,但是有利有弊,放鞭炮产生的烟雾对环境产生污染、噪音又大,对民众产生了不良影响,不值得提倡。”路过文化中路的市民刘女士如此表示,她的说法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市民孙先生就表示,有关部门应该对这种行为加强监管,让商家既能营造出节日的氛围,又能对市民不造成伤害。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感到“受伤”的不仅仅是市民,道路维护也成了当晚的“受害者”。昨晚8时10分许,记者在花园中路遇到了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高师傅,他正小心地打扫着路面上的鞭炮垃圾。“特别不好打扫,残渣又小又碎,扫完一遍还得再扫。”高师傅告诉记者,以往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就是将路面上的垃圾捡起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当晚燃放的鞭炮特别多,这边刚刚打扫完,那边又产生一堆垃圾,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业主:燃放鞭炮只为图个好兆头
记者注意到,当晚燃放鞭炮集中的地点,多以商铺云集的街道为主,也有少数市民在市区人行道上燃放,文化路、统一路、新威路等主干道路两侧均有燃放者的身影。燃放者多为生意人或商铺工作人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们燃放鞭炮的出发点大多是为图个吉利,希望生意兴隆。
“今天是财神节嘛,放鞭是为了取个好兆头。”在西北山路一家店铺中,店老板笑着告诉记者。当然,也有跟风庆祝的情况存在。在安源街一家商铺,店主于女士就表示,她并不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只是看到其他店家噼里啪啦地燃放鞭炮,她便赶忙到附近一家商店买了鞭炮回来凑热闹。
尽管大多数商家希望燃放烟花爆竹博得个好彩头,但对于鞭炮来源,商家却三缄其口。在西北山路一家烧烤店,当记者询问鞭炮来源时,店主表示刚刚买来的,当记者再问从何处买来时,店主警觉地表示不知情。而在向阳街一家店铺门口,记者看到商家干脆在店外摆摊出售鞭炮,当记者表示要买鞭炮时,销售人员赶忙向记者推销。记者随意问了两种鞭炮的价格,均为65元。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出售的鞭炮全是为财神节准备的。而在该街的另一家商铺里,记者也发现了鞭炮的踪迹,店主告诉记者,这些鞭炮全是过春节时库存的货源。
专家:“财神节”在威海是个“新节”
据介绍,中国民间习俗是农历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财神生日,又叫“财神节”。财神爷赵公明乃家喻户晓之神,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全世界约有四分之的人要祭祀财神爷。
记者昨日采访了威海市著名民俗专家梁月昌,他表示,如今很多市民喜欢过“财神节”,多是本着求财心理,希望图个吉利发财。威海此前并没有“财神节”,大约在5年前该风俗传入威海,自去年开始进入兴盛阶段。“财神节”当天,部分市民尤其是商家多喜欢在晚上燃放鞭炮庆祝。“对威海人来说,这是个新风俗。”梁月昌说。(王雪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