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9 09:02:00 我要评论
丛琳娜 张哲 来源:威海晚报受台风“梅花”影响,8月7日至8日,山东威海市区连降暴雨。记者昨日通过走访发现,威海市区宝泉路、育华路等今年竣工的市区8处积水“老病灶”改造工程,均经受住了此次台风的严峻考验,积水现象明显减少。
自8日早上7时起,记者先后在山东威海市区海滨路抱海路段、宝泉路、文化路哈工大(威海)路段、育华路(安平巷至环海路)等历年汛期积水比较严重的路段看到,这些地方如今不仅车辆通行未受到丝毫影响,而且机动车道和道路两侧都未有明显积水。上午11时,在育华路与安平巷交叉口附近,威海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职工毕海波正在清理雨水箅子和排水管道。从7日上午10时到现在,他与奋战在一线的15名队友也已经25小时未合过眼。“此次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对市区排水系统又是一次考验。与以往不同的是,育华路积水改造工程这次发挥了大作用,部分路段排除积水速度明显加快。”毕海波告诉记者,“米雷”过后,市政系统结合育华路整修工程,抓紧时间在该区域内新增了一条长达130米的雨水管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积水。
此情此景在这场暴风雨中并非特例,记者走访发现,市区范围内普遍鲜见积水路段,整座城市交通井然有序。究其原因,记者了解到,这与近年来威海市不断升级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提升的城市防汛系统密不可分。尤其是今年,威海市在防汛系统建设方面投入力度大增,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对宝泉路、光明路、庙 路、统一路(丽园大酒店至市物价局)、重庆街、育华路、金线顶路与海滨路交叉口、渔港路与海滨路交叉口东侧9处“老病灶”展开整治,彻底根除市区范围内的积水隐患。其中,宝泉路改造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为解决此处汛期积水的难题,威海市投入近800万元将该路地下原有的宽1米、高1米的双孔排洪涵洞进行了改造,新建为宽4米、高2米、长320米的双孔排洪涵洞,使和平路、昆明路及新威路、统一路部分路段的雨水汇聚到此,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进行设计。同时,庙 路310米的雨水系统增设工程及光明路排洪沟整治工程也于4月下旬完工,有效地缓解了市区步行街、环翠楼周边曾经逢雨必积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9处积水“老病灶”中,除渔港路与海滨路交叉口东侧改造工程尚未结束,其他8处均已在改造完成后投入使用,并在此次暴风雨中保证了市区道路的正常排水能力。(丛琳娜 张哲)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