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刘国贤 李广峰
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逐步凸现,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等信访事件在困扰着各级党政领导。乳山市创新接访机制,变市级领导个人接访为领导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团体接访,力争使“接访团”成为群众信访的最后一站。3月下旬,记者赴乳山探寻“接访团”的魅力所在。
孩子入学引发接访机制反思
2008年8月15日,是乳山的“书记大接访日”。
“傅书记,快帮帮我的孩子吧!”乳山市委书记傅广照刚在信访接待大厅落座,市民于京伍进门就快步赶到他面前。
“别着急,有事慢慢说。”傅广照亲切地说。
“我是城区户口,一直没在城里买房子,也没单独立户。今年9月1号孩子就该上小学了,可我没法提供房产证、户口本等证件。眼瞅着快开学了,可该咋办啊?”于京伍眼中闪着泪花。
接访结束后,傅广照召集教育、公安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很快把这一问题解决了。孩子如愿入学,傅广照却心潮难平。两个单位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都没错,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配合上存在盲点,就给群众造成了不便。如果当天两个部门都有同志在场的话,于京伍所反映的问题马上就能够找到解决方案,何至于让他为难至此?
“接访团”打造联动平台
经过反复讨论和充分酝酿,当年9月,乳山新的接访机制应运而生。根据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劳资关系、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作风、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问题,乳山将劳动、民政、监察等相关部门纳入到市级领导接访日中来,变一人接访为团体接访——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接访团”与领导一起共同接访,未参与接访的单位负责人则是随叫随到。对于一般性问题,“接访团”现场召开领导议事会,现场研究意见,当场予以答复;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实行领导包案,接访市级领导为总负责人、相关承办单位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承办单位限期解决或作出处理意见,包案市级领导负责审核把关,并对上访人进行当面答复。
与“接访团”相配套,乳山市成立了由29个部门参与的12个矛盾纠纷专项调处小组,对于一些涉及部门较多的问题,市级领导接访后,调处小组负责人马上启动“现场办公程序”,协调各小组内的部门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接访团”每人还有一本“接访日志”,在接访的同时,认真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意愿,并做好详尽记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将接访议事的过程变成了解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使许多处于萌芽状态、初发时期的问题及时反馈上来,从而牢牢把握住了群众工作的主动权。
“接访团”成信访最后一站
“接访团的成立,让信访工作不再是信访局一家的事情,也解决了以往一个信访事项分头办理、各自为政的现象,缩短了工作周期,形成了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有效合力,提升了信访事项的处理效率。”乳山市信访局长马洪强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3月,深圳路95-1至95-30号门市房业主代表陈丽萍等人反映,其门前经常因车辆拥挤而导致出入困难,影响正常经营。乳山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陈文与规划局、建设局的负责人共同接访后,现场调出规划图进行研究,仅用10分钟就作出了在周边增开3条通道、减轻门市房前交通压力的答复,立即安排由建设局牵头组织工程实施,上访人对此非常满意。
每天接访日结束后,参与接访的市级领导要召集“接访团”开一个总结会,要求各部门针对当天的接访情况举一反三,排查各自工作中是否还存在类似问题。“接访团”合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使乳山的信访案件处结率、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度、群众的满意度等指标始终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