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潍坊

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发展的红利让群众先享用

2013年11月29日 08:07作者:郭继伟 张鹏来源:大众日报

新学期搬入新学校  11月21日,记者来到由莫言题字的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学校。民生工程如期推进  咸家工业区自2011年成立以来,就开始重点实施“四二二”民生工程,即“四个新建筑、两个集中居住区、村级两个化”。

  □ 见习记者 郭继伟 张鹏
新学期搬入新学校
  11月21日,记者来到由莫言题字的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学校。新校区教学楼和艺术楼里配备了专门的音乐、美术、舞蹈、计算机教室、理化实验室和图书馆。乡村学校的高音喇叭也换成了校园播音系统,学校西侧的高标准塑胶操场上,学生们在上体育课。
  “这个学期一开学,学生和老师们就从老校区搬来了。”咸家工业区学校小学部校长孙北京告诉记者,新校区设小学部和初中部,在校学生1180余人。
  孙北京说:“工业区成立前,受乡镇合并等历史因素影响,加上老咸家所处位置偏远,原学校的教学设施老旧,连续多年没有新教师到咸家任教了。工业区成立后,随着学校环境的改善,吸引了13位新教师的加入。”
  去年8月份到咸家小学任教的丁维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担任一年级数学老师。“原来的校舍是平房,很破旧,城里早已淘汰的破旧教具在那里都能找到,黑板还是水泥的。搬到新学校后,教学楼宽敞明亮、高端大气,教室里全配上多媒体、推拉黑板等先进设施,教学条件好了,就连厕所也比以前干净卫生了。”
  “以前嫌老学校条件差,跑40多里路去城里就读的孩子,新学期回来了十五六个。”孙北京接着说。
  记者了解到,咸家工业区新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总投资3300万元,而咸家工业区刚成立时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2000万元。为建学校,咸家采取区财政挤一块、向上争取一块、存量土地置换一块、中心集中居住区建设筹一块等六个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在建设新校区的同时,咸家工业区每年还投资5万多元对老校舍进行维修,确保师生的安全。
道路网格化实现“村村连”
  “以前的水泥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路,路宽了,干净了,接送孩子也更方便了。”正在咸家工业区中心大街幼儿园门口接孩子放学的孙林宝对记者说,如今的中心大街,已经由之前的9米拓宽到了16米,道路两侧绿化带、人行道、路灯等配套一应俱全。
  投资1100万元、总长29.7公里的咸家村级道路网格化工程,今年顺利通过省市验收,24个村实现了“村村连”。
  目前,包括中心大街综合改造工程在内的起步区道路配套、天然气管道铺设、安全饮用水改造、供电线路改造、排水管道铺设、排污管道铺设、道路亮化、通讯弱电下地、绿化带土方填充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全部完工,红光大道二期、中心大街二期、起步区5.5公里10千伏高压线路架设等后续工程建设,也已基本完工,方便了百姓生活和企业落户。
  “地下掩埋工程投资更大,老百姓看不到,但却真正享受到了实惠。”工业区党工委委员李义宏说。
  与此同时,区村环卫一体化工作也顺利实施。两年来,咸家工业区投资400多万元,成立了70人专业保洁队,配备专业保洁设备及车辆,撤掉原有的铁皮式垃圾桶,更换新式塑料垃圾桶600个,覆盖辖区所有村庄、区内主要道路30多万平方米,形成了“户集、村收、区清运”的垃圾处理机制和“区管办管理、市场化托管、各村参与、管委会监督”的环卫工作新格局。
  家住中心大街附近的张兆书说:“现在生活垃圾的处理比以前更规范了,有专门的清洁车和清洁工。一天一清扫,一天一倾倒,洒水车清晨还会洒一遍水。”
民生工程如期推进
  咸家工业区自2011年成立以来,就开始重点实施“四二二”民生工程,即“四个新建筑、两个集中居住区、村级两个化”。
  咸家工业区党政办副主任刘同杰进一步解释说:“四个新建筑是指新学校、新卫生院及敬老院、新公安派出所和新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及计生服务站,两个集中居住区是指大楚新村和中心集中居住区,村级两个化是指村级道路网格化和区村环卫一体化。”
  目前,“四二二”民生工程正如期推进。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新学校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公安派出所和新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及计生服务站已经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年底前即可投入使用;新卫生院及敬老院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计划明年上半年建成使用;村级道路网格化和区村环卫一体化已经全面实现;大楚新村一期、中心集中居住区一期全部建设完成,已经进入内外装修阶段,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搬迁。
  11月14日,潍坊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高密市14个镇街区开展了2013年度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包括就业、医疗、教育、环保、救助困难群众、群众文化生活、社会治安、干部工作作风8项指标。最终,咸家工业区在测评中得到93.79分,独占鳌头。
  “群众满意度测评的民生指标,是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发展的红利要让群众先享用。”咸家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禚朝晖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原标题:发展的红利让群众先享用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雨萌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