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金满
通讯员 李生涛 王鲁兵 温赞英 报道
本报昌邑讯 11月21日,记者在昌邑市采访时了解到,该市1150毫安手机锂电池和2.0兆瓦及以上型号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日前获国家火炬计划立项;高仿真超纤皮鞋革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立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该市聚才强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结果。
面对黄蓝两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昌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优化内才、引进外才、嫁接外智,使人才成为加快建设发展的强劲“助推器”。先后委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举办各类培训班58期,培训3000多人次;组织4000多人次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邀请知名专家“走进来”举办论坛24期。同时,山东农业大学和济南大学都已在该市设立硕士教学点,山东农业大学成功招录了两批农业推广硕士86名。
昌邑市还开辟了急需人才和高级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搭建起人才引进、开发的政策框架,采取招商引才、组团引才等方式,打造人才洼地,初步形成了人才引进、开发、激励的政策体系。今年以来,已引进各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910人到该市安家兴业。
针对顶尖专家引进难度较大的实际,该市变“求所有”为“求所用”,变人才“刚性”引进为“柔性”集聚,逐渐拓宽人才资源开发空间,吸引各行各业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在德国汉堡组建起拥有6名国际顶尖专家、教授的研发团队,研发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荣获16项国家专利,该企业也被评为山东专利明星企业。目前,昌邑市正在建设高新科技企业孵化器1处,建成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处,通过项目合作、有偿咨询、聘请顾问等灵活方式“借智”各类人才3800余人。随着大手笔聚才引智,各类人才为昌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前三季度该市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