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潍坊

潍坊扎实推进和谐城乡建设成效明显

2011-07-27 09:52:00    作者:孟祥风   来源:潍坊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中心城市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五大板块”发展格局更加清晰;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总收入过亿元小城镇达到34个;建成农村社区1044个,率先实现全覆盖……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城乡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潍坊新闻网7月27日讯  中心城市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五大板块”发展格局更加清晰;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总收入过亿元小城镇达到34个;建成农村社区1044个,率先实现全覆盖……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城乡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完善规划体系,积极推动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深入开展。着眼于提升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品位,我市把规划编制摆在首要位置,一方面,注重调整完善城镇结构体系,积极实施“1860600”发展战略,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中心社区”梯次布局、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城镇体系。另一方面,注重健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成立潍坊城市发展研究院,完成了市县两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修编,不断完善各类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建设规划,完成镇村产业发展规划并进行了集中展示,和谐城乡建设蓝图与实现路径日渐清晰。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在中心城市不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积极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高标准兴建了奥体公园体育场等一批功能性建筑,完成了中心城区71个旧居住区和243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和功能改造。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按照“三个三”的标准要求,全面提升118个镇街,在全省率先启动区域重点镇建设试点,财政总收入过亿元的小城镇达到了34个。按照一体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和公共交通等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完成了村村通油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等工程,全市广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精心打造宜居宜业优美环境。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率先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管新格局,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对公用事业和市政设施的数字化实时监管,中心城区道路全部实现了市场化保洁、标准化作业、机械化清扫,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根治。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1%,水系景观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夜景照明基本实现了节能灯具全覆盖。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得到推广,环卫一体化村居覆盖率达到80%,农村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流域水污染治理,全市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市域主要河流全部达到了恢复鱼类生长的目标。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谐城乡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居民。社会公共事业加快发展,改造学校984所、354万平方米,完成了929所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市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79%,农村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农村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成立了寒亭、潍城、奎文等4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了县乡土地流转中心,流转承包地118.5万亩;林地林木承包签约率达到100%。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民生支出比重达到了50%,五项社会保险扩面净增3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新农合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孟祥风)

解西伟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