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4 13:55:00 我要评论
董惠 来源:齐鲁晚报本报记者 董惠
6月20日,昌邑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这个小县城因为走出了一条独特且高效的垃圾处理之路,而成为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广的样本。
利用社会力量搞环卫
23日,在昌邑环卫的会议室里,昌邑环卫局局长范满国忙着向临沂沂水县的参观团介绍昌邑城乡垃圾资源化处理经验。现在,接待各地参观团已成为范满国工作的一部分。而两年前,如何处理大量生活垃圾,范满国和这来参观的各地官员一样不知所措。
一直以来,跟国内大部分城市一样,昌邑都是将垃圾运往郊外填埋。2008年,刚刚调任环卫局的范满国,开始重点抓昌邑城乡环卫一体化。多年与垃圾打交道的范满国,对垃圾处理有自己的理解,一个填埋厂填满了,还要重新选择新的填埋厂。可是,一旦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可能对附近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于是,范满国琢磨着新的垃圾处理方式,他希望通过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零垃圾、零排放”。
而作为技术合作方的潍坊金丝达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田,靠印染业“发迹”后,也希望找到一种既能将水资源最大化利用,又能实行经济效益的污水处理项目。于是,范满国、刘国田一拍即合了。
当时,垃圾焚烧发电等垃圾处理项目受到各地追捧。但经过多方考察及比较研究后,两人觉得,垃圾焚烧存在诸多弊端,最后,昌邑环卫局决定与潍坊金丝达事业有限公司合作,政府给出土地、政策方面的支持,公司投资运作,“利用社会力量办环卫”,自己搞出一个世界上还没有的新的垃圾处理方式。
不小心攻克世界难题
20日,潍坊金丝达事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昌邑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通过省科技厅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从2009年昌邑政府与金丝达签订合作项目,到2010年8月正式投入生产。作为项目研发核心人员、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泉深知,眼前的荣誉来之不易。
现在该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取得十余项国家专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成功运作貌似不小心攻克了世界范围内垃圾处理的难题。在20日,省科技厅的鉴定报告中,提到“本项目实现了生活垃圾的综合循环利用,必将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去的大范围的推广利用”。
整个项目研发团队共有十一人,除去范满国、及昌邑环卫的杨海波外,处理生活垃圾对其他人都是新的领域。
张明泉说,研究这个项目,没有先例,没有借鉴,没有图纸,什么都得摸索着来。现在正在运转的设备,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修改,所有设备都是团队人员画图纸,再让专门的公司“量身定做”的。更重要的是,2010年8月,投入生产后,成功了。
而现在每天昌邑日产300余吨的垃圾,都被送进了密闭车间内,进行处理后,变废为宝。当初“所有垃圾处理到最后全是资源”的豪言壮语,如今也已不再是一句空话。
“昌邑式”垃圾处理
该项目占地50亩,设计日处理城乡生活垃圾300吨,而总投资已超过上亿元。
项目部的专业解说员王林静指着看台外正在运转的机器,熟悉地向人们介绍着项目的主要流程。“垃圾接受后,经过均匀布料、输送、磁选、破碎、淘洗、浮选等工艺,将铁以及建筑垃圾、陶瓷玻璃等重物和轻质物品分离开来,铁进行回收利用,重物经过清洗后制成建材。塑料、化纤、橡胶、木头、秸秆、树叶等轻质物送入厌氧罐,进行厌氧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污泥沉淀浓缩制成燃料和肥料。轻质物经厌氧后进行筛选分离,分离出的塑料、化纤、橡胶等分别可进行回收利用,裂解生产再生油料,气化生产燃气”。
2011年6月20日,山东省科技厅通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中认定,“该系统满负荷运转,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年可节约土地资源10.8亩;日产生沼气36000立方米,日发电54000度,年节电1944万千瓦时;日产生污泥220吨,污泥热值约2500大卡,相当于120吨锅炉煤;分选出的塑料纤维经裂解后产生的毛油量6.4t/d……由此可见,该项目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省科技厅给出的鉴定意见中说,该项目在总体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参数,实现设备的模块化,以利于推广。
有了各项技术专利,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昌邑的底气更足了,目标也愈加清晰。
谈及该项目未来的发展,范满国坚信,该项目的开发,不仅破解了昌邑的垃圾围城,“未来,我们还要让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用上‘昌邑制造’的垃圾处理设备。将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向市场”。
近日,潍坊市副市长陈白峰在对该项目的视察中也提及,该项目可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不仅是垃圾处理,更应该制造垃圾处理的设备”。
“现在,我们的技术逐步成熟”,范满国说,昌邑样本可以推广。未来推向市场,就是要做到垃圾处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这样,垃圾资源化处理大范围普及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