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本站搜索:

旧挂历做成演出服 神奇聋哑魔术师变废为宝

2012-08-16 08:00:00     作者: 段婷婷赵文竹    来源: 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刘金明 道具 演出服 可乐瓶 牌坊 魔术表演 残疾人艺术团 拔丝 街头表演 镀锌厂
[提要] 刘金明穿着自己用旧挂历、宣传单等做成的魔术服在街头表演魔术。今年65岁的刘金明是一名聋哑人,记者对其进行的采访,要通过热心邻居周长岭进行翻译。记者看到,近百件道具,包括大头鞋、领结这些细节都是刘金明一针一线自己用旧物缝制的。

▲刘金明的百宝箱里面摆放着各种工具。(段婷婷摄)

  刘金明穿着自己用旧挂历、宣传单等做成的魔术服在街头表演魔术。(记者 赵文竹 翻拍)


  □本报记者 段婷婷 赵文竹

  可乐瓶里的红色液体,通过漏斗灌进耳朵里,液体竟然又从另一只耳朵里流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聋哑魔术师刘金明发明的魔术。虽然是自学,但是刘金明却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演绎着一场场魔幻体验。
    社区有位快乐的聋哑魔术师
  刘金明现在在社区里已经小有名气,在五里牌坊社区,很多人都知道他。15日,五里牌坊社区居委会向本报推荐了这位环保先锋,记者来到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五里牌坊社区,见到了这位魔术师。
  今年65岁的刘金明是一名聋哑人,记者对其进行的采访,要通过热心邻居周长岭进行翻译。周长岭说,刘金明变的魔术非常棒,周围的邻居都喜欢看。记者来到刘金明家中,一进门首先就是他的工作间,里面有各种道具和制作道具的工具。里屋墙上挂了很多他在各地演出的照片。
  刘金明还现场给记者表演了一下。他拿出他的大箱子,平常演出,带着这个箱子就够了。箱子打开,记者实在没有看出什么玄机。塑料桶、可乐瓶、铁皮盒子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东西。刘金明拿出一块绒布,一面黑色一面红色并没有什么机关,但是在他手里抖了抖,竟然就有一只手从绒布后伸了出来。而箱子里每一件平常的物品,在他手里都像有了魔力一样。
  自创魔术表演到了国外
  刘金明退休之前,是济南拔丝镀锌厂的一名普通工人。25岁时,偶然在街头看到魔术表演,就着了迷。由于是聋哑人,与人交流有困难。那时候,没有师傅,他就买来书或者看着电视自己学,没有钱买道具,刘金明就琢磨着自己制作。
  一开始只是简单的模仿练习,后来他越来越喜爱这门艺术。邻居周长岭也是刘金明的同事,她告诉记者,刘金明退休前,厂里每次文艺演出都有他的身影。刘金明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南市残疾人艺术团开始组建,他便开始跟着艺术团进行表演。演出中,他不断摸索创新,自己独创了不少魔术。这些年跟着艺术团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北京、上海、青岛等地都有他的演出,除此以外,他甚至到法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进行过演出。
  近百件道具全是旧物造
  在刘金明的工作间里,记者看到虽然空间不大,但是摆放着各种物品,琳琅满目。刘金明表示,这种魔幻的道具就是在这里制作出来的。
  刘金明打开他的百宝箱,记者看到满满一柜子的工具,码放得整整齐齐,右侧门上是各种钳子、螺丝刀、铁锯,柜子一二层的小盒里是各式各样的钉子、螺丝,还有电钻、绳索等各种常用的工具。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光各种钳子就有十几把。
  而演出用的各种服装、道具多数都是由废旧物品改造的。他表示,平时没事在外面闲逛的时候,就会随时注意周围有没有适合用作道具的闲置物品。周长岭告诉记者,刘金明经常到处溜达,如果碰到邻居家有要扔掉或者卖掉的闲置物品,他都要先淘一淘,而且经常能从中发现可以利用的物品。
  记者看到,近百件道具,包括大头鞋、领结这些细节都是刘金明一针一线自己用旧物缝制的。
隋乔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