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2 07:09:00 我要评论
赵伟 来源: 齐鲁晚报本报记者 赵伟 实习生 姜莹全
“首席国际精装豪宅!震撼开启!”“暑假老师很紧张,名师就得现在抢”……近来,一些以“106”打头的商业促销类垃圾短信,让不少手机用户非常烦恼,有的用户一天能收到十多条,通信运营商却称无法全部屏蔽。律师认为,随意强制性发送垃圾短信侵犯用户健康权,运营商应承担相应责任。
恼火: “106”打头垃圾短信满天飞
“又是卖房的广告短信,真是太烦人了。”11日上午,看着手机上的一条垃圾短信,薛女士有点无奈,“这已经是上午接到的第三条垃圾短信了。”
薛女士称,近一年来,她的手机时不时地接收到一些垃圾短信,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到十多条,这些垃圾短信都是以“106”打头,包括培训班招生、酒店促销、楼房开盘促销等各种内容的信息,“特别是临近暑假,各种辅导班的招生信息垃圾广告更是一条接一条,真是太烦人了。”
和薛女士一样,市民杨兆新也是饱受垃圾短信之苦。“这些垃圾短信不知道什么时间就会骚扰你,躲也躲不开。”杨兆新称,以前他养成了听到短信响就赶紧看的习惯,生怕误事,但大多数看时,都是一些垃圾短信。现在手机短信响了,杨兆新也都不着急看了。但这样也不是办法,就因为没有及时看短信,杨兆新有好几次误了公司的几件重要事情。“对垃圾短信,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上夜班的于先生更是恼火,白天睡眠质量本来就差,好不容易睡着了,短信来了,一看是垃圾短信,气得睡意全无。11日,记者采访了多名市民,基本上每位市民都有类似遭遇。不少市民反映,现在垃圾短信越来越多,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无奈: 通信企业称无法全部屏蔽掉
垃圾短信能不能被屏蔽掉?不少市民致电一些通信运营商客服,被告知完全屏蔽是不可能的。
一家通信运营商客服人员称,这些以“106”打头的短信,很多也是通信企业发给用户的服务短信,包括资费、流量等短信提醒,要是将“106”打头的短信屏蔽了,这些服务短信也就不能收到,现在只能针对用户提供的单个号码进行屏蔽。其他几家通信运营商客服人员也称,他们现在通过不规则号码或者关键词等,对垃圾短信进行拦截,但不能完全屏蔽这些垃圾短信。
为了减少垃圾短信的骚扰,通过拦截软件来防止垃圾短信,已经成为许多手机用户的选择。在市民薛女士的手机上,360手机卫士拦截的垃圾短信已经有好几十条,基本上都是以“106”打头,内容也大都是培训班招生、楼房开盘等信息。薛女士称,通过拦截软件,确实能够拦截一些垃圾短信,但也不是完全能拦截,她有时还是会收到一些垃圾短信。
不少手机用户也称,他们所用的垃圾短信拦截软件包括360、金山、QQ等,在实际使用中,垃圾短信不可能被100%拦截,用户还是不可避免会收到一些垃圾短信。“有的时候还会误将一些通信运营商发的一些短信和银行代发工资奖金的信息也给拦截了。”市民王先生说。有的市民也反映,在其他手机上拦截软件能屏蔽垃圾短信,苹果手机却没有这个拦截功能,整天收到垃圾短信却不能屏蔽很苦恼。
讽刺: “106”初衷是为防垃圾短信的
令很多手机用户想不到的是,以“106”打头的代码,当时启用的初衷就是为了识别垃圾短信的。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从2007年12月1日零点起,我国通信行业短消息类服务接入的统一新代码正式启用。短信接入号升位调整后,各大运营商将使用统一的以“106”打头的接入代码。一些与用户直接利益相关的部门,如银行、证券、网络服务商等也可以使用“106”打头的短信。新代码启用,不但便于客户使用记忆,更重要的是,以后大家只要看到106,就知道是SP业务(正规信息服务提供商),有利于手机用户避开“短信陷阱”。
现实情况却不像当初设想的那么好。一位业内人士称,现在以“106”打头的短信不再是几个部门专有,一些商家也盯上了短信广告这块蛋糕,他们成为通信企业的合作伙伴,获得了以“106”打头的短信网关通道,用“106”打头的代码来发送商业短信,也就是垃圾短信,这也是为什么通信企业不完全屏蔽这些垃圾短信的根本原因。而据了解,从垃圾短信受益的不止通信运营商,还有一些短信公司、倒卖个人手机信息者、广告主等各方。
该业内人士也称,现在手机用户收到的以“106”打头的商业促销短信越来越多,“106”短信在手机用户眼中已信誉大减。
维权: 手机用户 可起诉运营商
“市民现在对这些‘106’打头的垃圾短信可谓深恶痛绝。”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强称,他在生活中也经常收到一些垃圾短信。手机用户有权选择自己接收哪些短信,不接收哪些短信,如果随意强制性发送短信,是对用户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骚扰,是对市民健康权的一种侵害。
“目前,对于查处垃圾短信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无法可依。”一位业内人士也介绍,对垃圾短信的治理,不仅通信企业没有明确规定,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最需要的治理办法就是出台相关法律文件,有法可依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监督通信运营商,对乱发垃圾广告的相关利益单位进行查处,切断利益链。
付强也称,垃圾短信越来越多,通信运营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没有明确的反制措施,垃圾短信将严重影响手机用户。对此,付强提醒市民,对于收到的垃圾短信可保存为证据,有权起诉运营商,只有大家都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使垃圾短信得到有效遏制。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