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4 07:08:00 我要评论
王富晓 张雪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老李躺在千佛山医院的病床上接受治疗,他的工友在床前照顾。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富晓 实 习 生 张 雪
23日一大早,在省城八里洼路附近的一个小区内,几名准备进入下水道施工的工人发生了意外:一名工人从井口下去不久就出现了中毒症状,上面的工头见状,立刻跳下井去救人,不幸同样“中招”。附近的路人和其他工友见状,纷纷伸手搭救,之后两人被送到医院救治。目前,中毒较重的男子仍住在重症监护室的高压氧舱,救人的工头在观察室内接受治疗。
意外>> 工人中毒工头相救 不料双双昏倒在下水道中
中毒的两名男子是同一家公司的工人。23日早晨7点多钟,几个人在八里洼路附近的一个小区内清理下水道,还有几个人负责灌溉小区内的绿植。一名工人先把下水道的井盖子打开,戴上防毒面具之后,就跳下了下水道。不料意外却发生了:该男子突然出现昏厥倒在了下水道里。守在井口的工头老李一看情况不妙,大喊了几句,便把绳子扔了下去准备救人,不料井下的男子却无法自救。
眼看情况越来越危急,老李也顾不上太多,戴上面具之后纵身一跃跳了下去。遗憾的是,由于下水道内沼气浓度太大,老李也出现了中毒症状。附近的工友和路人见状,纷纷赶来帮忙。有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也有人打110报警求助。
经过工友和路人的合力抢救,两名中毒男子被从井下救了上来。“一开始都不敢下去,生怕再发生中毒,后来有人戴好防毒面具跳了下去,上面的人用绳子等工具拽,把几个人都弄上来了。当时,中毒的人都躺在马路上,很吓人。”一位路过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抢救>> 中毒的工人仍未脱离危险 救人的工头也一直胸闷难受
随后,120急救车辆赶到,把两人送到了英雄山路上的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医生诊断后表示,两名男子出现了沼气中毒情况。由于中毒情况较重,两人被转至省千佛山医院进行救治。“主要得去那边的高压氧舱吸氧。”警官总医院急诊科的护士介绍说。
记者赶到省千佛山医院时,中毒的两名男子都已经开始接受治疗,其中一人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另外一人在观察室内输液治疗。记者采访中得知,中毒较轻的男子姓李,家在唐冶,今年46岁,事情发生后,他的嫂子、侄女都闻讯赶了过来,还有几名工友来医院帮着照顾他。一名李姓工友告诉记者,工头老李是跳下去救人的,没想到也出现了中毒情况。
老李的嫂子告诉记者,他好像是这群干活的人的工头,工作了好多年了,具体给哪个单位干活,家里人都说不清楚,“一天能挣个百儿八十的吧,但是,干的活都挺脏挺累的。出了这样的事故,家里人都挺着急。”记者咨询老李受伤的情况,老李用虚弱的声音说,就是感到胸闷,喘不上气来。不一会儿,老李又想喝水,他的嫂子用瓶盖倒了几次矿泉水送到了他的口中,之后,家属以伤者需要休息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由于另外一名工人中毒情况较为严重,一直到记者离开医院时,该工人仍在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事发后,两名男子所在单位的有关负责人都赶到了医院。不过,对于事故的经过以及善后安排,几名负责人均拒绝接受记者采访。
提醒>> 井下施工必须佩戴好防护设备 出现中毒后应尽早转入高压氧舱
施工过程中如何防止沼气中毒呢?如果出现沼气中毒,该如何自救呢?记者咨询医院急诊科医生得知,下水道等排水设施堵塞或长时间积存污水污泥时,里面的沼气浓度会很高,不仅会引起人员中毒,而且遇明火有可能产生爆炸,因此维护作业时必须要考虑到沼气影响。进入化粪池等充满沼气的空间作业时,必须佩戴好有效的防护设备。每次下去作业时间不宜过长,一旦感到不适,应立即出池,离开沼源。
为此,医生提醒,如果发生沼气中毒,应该首先使患者迅速脱离现场(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护面罩),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服。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切忌口对口人工呼吸,万不得已时也要与患者间隔以数层湿纱布。同时呼叫120,紧急入院救治,并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促进苏醒,预防和减轻后遗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