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网上流传躲电子眼"秘方" 实验证实全不靠谱

2012-03-23 07:22:00    作者:刘鹏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道具 电子眼 分隔符 实验 喷雾剂
[提要] 满大街的电子眼,经常“出没”的交警,对有非法意图的车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震慑。在警方对假车牌的严厉打击下,把车牌伪装或隐藏似乎成了不二法宝。和以往贴纸贴光盘遮挡车牌不同,近日交警在日常检查中频频发现使用改号字牌和处理小圆点等新的车牌伪装方式。而这些车牌伪装道具和网上类似的“传说”效果到底如何,3月22日,记者分别进行了实验。



  用磁铁贴牌"E"当伪装,盖住了车牌字母"B"。 点评: 基本上没有一样符合真车牌的特点,假得太醒目了。 用这块字牌贴住车牌,基本就等于老远告诉交警,我这车牌有问题。 --市北交警大队辽源路中队民警 后果: 此类行为属于变造机动车号牌,按规定会处以罚款1000元、记12分、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挡住小圆点后,车牌号码仍被看得清清楚楚 。 点评: 这个小圆点只是一个分隔符,是"鲁B"与后方数字的间隔,所谓的给电子眼对焦使用,根本是无稽之谈。 --市北交警大队秩序科民警 后果: 只把这个小圆点挡住,仍属于违法行为。此类行为属于故意遮挡号牌,按照规定应当处以罚款200元、记6分的处罚。



  这是网上卖家提供的使用效果图,车牌花白一片。 点评: 很简单,就是因为它根本不好使。在五六年前这种喷雾剂曾出现过,但由于没有任何效果、价格也不低,因此"臭名远扬"。 --汽配城一商户解释喷雾剂为何整个汽配城都没有卖的。 后果: 根据所宣称的成分分析,如此一瓶喷雾剂,易燃易爆,有剧毒、可致癌。用它,恐怕还真需要点胆量。

  满大街的电子眼,经常“出没”的交警,对有非法意图的车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震慑。在警方对假车牌的严厉打击下,把车牌伪装或隐藏似乎成了不二法宝。和以往贴纸贴光盘遮挡车牌不同,近日交警在日常检查中频频发现使用改号字牌和处理小圆点等新的车牌伪装方式。而这些车牌伪装道具和网上类似的“传说”效果到底如何,3月22日,记者分别进行了实验。

歪招一

磁铁贴牌当伪装车牌字母B变E

  记者走访汽车美容市场时,发现印有车牌数字字母的蓝底白字不干胶已经推陈出新 ,升级换代成了金属片做成的单个车牌数字及字母,用一块强力磁铁吸附,盖住原来车牌的一位数字或字母。

  在洛阳路汽配城里,记者买到的字母是“E”,这个小铁片的边缘锋利,两侧各有约45度角的卷边。随包装带的一块磁铁吸力非常强,上面还有一层双面胶,磁铁加上胶的厚度,约有0.5厘米。

  实验太醒目,交警一眼认出

  离着车辆还有近20米远时,市北交警大队辽源路中队民警就问起记者,“你的车牌有点不对劲。”此时记者已用这块“E”字贴牌盖住了原来的车牌字母“B”,事先未向民警说明。

  “基本上没有一样符合真车牌的特点,假得太醒目了。”民警说,首先字牌虽是蓝底白字,但不管是蓝还是白,都与真车牌有非常大的色差。“其次,字体差距也非常大,还高出一块来。”民警说,真车牌上的“E”字体是经过特殊设计的,而这块字牌是标准字体。

  后果一旦查到拘留15天

  “用这块字牌贴住车牌,基本就等于老远告诉交警,我这车牌有问题。”对于这块字牌的效果,民警总结说,这个字牌的醒目效果,远远大于其伪装效果,“执勤民警看到后基本上第一反应都是拦截。”

  即便是挡住数字,被抓拍到后要查起来也非难事。以“鲁B12345”为例,挡住数字“5”后,顶多是排查符合这一车牌号组合的10辆车,通过数据库与挡车号的车辆车型进行比对,就很容易查出违法车辆的真实号牌。就算是同一车型,车与车之间也有不同的行驶轨迹。

  别看这么一块还不到巴掌大的东西,被查到的后果严重。据民警介绍,此类行为属于变造机动车号牌,按规定会处以罚款1000元、记12分、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歪招二

糊住小圆点让电子眼“看不清”

  车牌上除了汉字、数字和字母 ,还有一个小圆点。这个特殊的小圆点成了不少市民讨论的焦点。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个小圆点是用稀土金属制做而成的,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给电子眼对焦。

  更为神乎其神的说法是,这个小圆点的制作工艺和抓拍对焦技术,是国际标准车牌制作程序,全世界的车牌都要镶这个小圆点,并称原理是这个小圆点在光的感应下,会产生微弱的用于电子眼捕捉的微波信号。

  按这一理论,应对方法自然简单,要么抠掉,要么盖住,电子眼就根本无法清楚地抓拍到车牌号码了。

  实验不影响抓拍清晰度

  抠掉这个小圆点的说法不攻自破,因为这个小圆点根本就不是镶上去的,与车牌上其他数字字母一样,是与车牌一体成型的。

  抠不掉就盖住。记者随后用一块白色铁片将小圆点盖住,由市北交警大队指挥中心民警查看监控。记者驾车来到威海路与长春路路口,在监控下走了一趟。

  监控结果显示,车牌号码拍摄得非常清晰。电子眼抓拍效果也是一样,被盖住的小圆点丝毫没有影响到车牌被抓拍。

  事实显示,不管这个圆点是否露出,与车牌被抓拍得是否清楚没有任何关系。

  后果一“点”之差仍属违法

  市北交警大队秩序科民警介绍说,这个小圆点只是一个分隔符,是“鲁B”与后方数字的间隔,这在机动车号牌的国家标准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所谓的是给电子眼对焦使用,根本是无稽之谈。

  而把这个小圆点挡住,尽管没有挡住车牌上的数字,但仍然属于违法行为。据民警介绍,此类行为属于故意遮挡号牌,按照规定应当处以罚款200元、记6分的处罚。

歪招三

喷雾剂一喷,车牌成镜面?

  即然改号字贴骗不过交警,有没有能让交警肉眼看不出来,电子眼也抓瞎的办法?一种“车牌隐形喷雾剂”似乎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车牌隐形喷雾的来头不小。一名卖家在网上的广告介绍内容称,这种喷雾剂是美国一家公司全球独家技术,在喷上之后,当测速相机或是雷达用闪光灯投射到车牌上,车牌就像镜面一样将光源反射回去,因而探测不出任何数字。网上卖家提供的使用效果图显示,车牌确实花白一片。

  实验40多家汽配店无销售

  从3月21日至22日,记者在洛阳路汽配城走访了 46家汽车用品店,但听说记者要买这种东西,业户纷纷摇头。

  实体店买不着,记者随后转战网络,21日,记者联系到一名自称是某品牌喷雾剂广州总经销商的卖家。卖家多次强调喷雾的“专业性”,报价380元一瓶,同意先付200元定金。买卖谈成了,200元钱也付了 ,但这名卖家却联系不上了,所谓的喷雾剂,也始终没见影。

  后果纯是忽悠还有剧毒

  虽然东西没有收到,但不妨分析一下其成分。卖家称喷雾的主要成分有液态瓦斯、丙烷、丙酮、戊烷、乙基、苯。但实际上,液态瓦斯和丙烷一回事,就是液化气;丙酮是有机合成原料;戊烷主要用作溶剂;乙基只是一种化学原子团;而苯则用作合成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等。综合其成分来看,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与“反光”没有关系,二是工业用化学品,三是多数都易燃易爆,有剧毒、可致癌 。如此一瓶神奇的喷雾剂,真要用的话还真需要点胆量。

  而在采访过中,汽配城一家汽车用品店的老板于先生给记者解释为何整个汽配城都没有卖这个的,“很简单,就是因为它根本不好使。”于先生说,在五六年前这种喷雾曾出现过,但由于没有任何效果、价格也不低,因此“臭名远扬”,很快就没有人买,再也没有业户卖了。

延伸

违法“道具”钻管理空子

  车牌数字贴、隐形喷雾剂、可拆卸号牌架等等众多跟交通法规玩猫腻的“道具”,在市场上不能说堂而皇之,却也没有遮遮掩掩。记者在对洛阳路汽配城、哈尔滨路、辽阳西路等多家汽车美容店、配件店等探访时,发现各种围绕车牌做文章的商品摆在货架上。

  想要进行监管,这似乎不是大问题,却又有不小的难处。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根据规定,机动车号牌必须清晰、完整,禁止故意遮挡、污损,违者轻则罚款记分,重则拘留半月,构成犯罪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对于市场上的这些“道具”却无能为力,交警的职能在于查纠交通违法行为,这些“道具”不属管辖范围之内。

  市工商局法制处工作人员介绍说,工商部门在查处商品违规时,主要是看这一商品外包装是否合法,以及是否是三无产品等范围,无法因这些“道具”涉及交通违法而进行查处,如同一张纸、一张光盘也可以挡车牌一样,这些“道具”与交通违法是否有必然关系也很难界定。

  山东文凡律师事务所孙东清律师介绍,就目前而言,不同于枪支、黑鞭炮等,改号字贴等物品在生产、销售、购买的环节中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明确是否违法,仅仅是使用后产生的效果是违法的。因此 ,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以违法为目的的商品,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加明确、细节,不给此类物品留下空子可钻。
刘宝才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